【正确答案】企业发展真的一破就灵吗?
上文通过一系列成问题的推理试图推出衡量优秀企业家最重要的标准。这样的推理可谓漏洞百出。
首先,打破原来赖以生存的巢穴,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只是生物界的一个特例,而且即使对蚕来说,也仅仅是它在特殊的成长历程中所面临的一种抉择,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类推到企业,说所有企业任何时刻都在面临“要么做蛹死,要么做蝶生”的极端抉择。因此,一味地打破企业原先赖以成功的基石的企业家,不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家。
其次,“没有破坏就没有创新”并不能推出创新就是对所有东西的破坏和否定。就像蚕蛹一样,如果它完全抛弃了过去所沉淀、积累的能量,那么就不可能打破蚕茧的束缚,并获得新生。更何况,对某个企业来说,如果原来的“框架”本已很适合企业的发展并且即将要取得巨大成效,此时再按照所谓的“优秀标准”去鼓励企业家把它们全盘抛弃,这难道不是对企业发展的釜底抽薪吗?
再次,大部分企业员工由于眼界的原因而看不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并不就意味着他们只是试图维持现状,同样,更加无法因此必然推出企业家应当把他们看做是改革和创新的障碍。或许通过企业内训眼界提升之后,他们可以慢慢变得非常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难道这个时候优秀的企业家还非要拒斥他们的积极影响吗?
最后,如果再考虑到上文在没有任何比较的情况下就断定所谓的评价企业家是否优秀的“最”重要的标准,那么很显然,所得出的结论就更显得偏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