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着力点
近年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虽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不足,服务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的规模、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意味着农村金融创新和发展的潜力巨大。因此,在新常态下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关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创新多元服务新格局。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成为新趋势。农村金融要从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出发,围绕建立现代化农业来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重组盘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机构向下延伸,重心下移,率先走好“服务”这步棋。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金融服务品种在农村推广,为“三农”融资和支付提供高效快捷服务,彻底解决金融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创新政策激励新机制。尽管现在农村金融机构不少,但真心实意为农民服务的不多。有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却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回报率高的领域;有的“只存不贷”,吸储的资金全部上存,导致农民和农村中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无款贷”。地方政府应以对“三农”信贷投放总额为依据,合理分配财政性资金。对金融机构,谁真正支农就扶持谁,谁支农的力度最大,享受的优惠政策就多。只有如此,才能让金融“活水”,浇“三农”之树。
创新改善“三农”生态环境新思路。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尽快出台保护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农村金融机构执法力度。对涉农企业和农民进行“金融扫盲”,让法律之手制裁“不良信用户”,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为金融服务“三农”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进一步开展农村企业和农户的信用评级活动。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现代农村经济运行的血脉和发展的杠杆,在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只有找准创新多元服务新格局、创新政策激励新机制、创新改善“三农”生态环境新思路这三个着力点,才能真正地发挥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