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技术层面分析大众媒体对文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在社会系统中,文化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文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使社会的规范秩序合法化。 (1)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 主流价值观(或称基本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多元价值观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它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反映出一个国家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一个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彰显,表现出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有序,并将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主流媒体——综合性的日报(指每日出版)、大的电台电视台在宣扬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在世界各国,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柱,是社会的共识。主流媒体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支柱在于媒体的影响过程和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十分默契。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它们是人们在日常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地发生变化或得到增强”。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即适度效果论或称宏观效果论。 在中国,主流媒体除具有共有的持续长久、覆盖面广的性能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尽管近十年来这种权威性有所减弱,但它依然存在着。受众还是习惯地把这些主流媒体当作是“生活教科书”,中学生们把这些媒体当作“第二课堂”。这种权威性在受众的心目中逐步成为价值取向的标杆。 (2)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为大众文化,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①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大众文化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的对象是基本失去了阶层差别的大众。大众传媒对于人类传播的意义就在于,它实质性地拓展了传播的范围,使之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地区、国家,甚至全世界通用的媒介。大众传媒的革命性成就更表现在,它完全冲破了传播领域内的垄断局面,废除了传播活动中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使得大众能在毫无外在限制的条件下,自由地享用大众传媒。 ②大众传媒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大众文化在内容方面的基本特征是易于普及,及时消费。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期望为大众所接受,因此偏好适合大众口味,能为最多的人理解、接受、欣赏的内容。而追求时效也是大众传媒的特点。在大众传媒的世界中,“新”就意味着“好”。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大众传媒的产品正是一种即时使用的消费品。 ③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所长。 大众传媒集合了历史上所有传媒的传播手段,如电影集合了多种艺术的特征,因此被称为综合艺术。电视更是史无前例地包罗万象。可以说,以视像刺激为主要手段,辅之以声音、文字、色彩等诸种手段的现代大众传媒,对人类感官形成的刺激相对于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播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 (3)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①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大众传媒决定了大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面貌。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形成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天罗地网。身处其中的大众,作为一个个渺小的个体,并没有很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从理论上讲,他们有自主权——“买或不买”。但实际上,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产品通过大众传媒的狂轰滥炸,他们的选择恐怕只剩下“买”了。 ②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艺术通过虚构手法来打破日常生活经验的合理性,向人们展示超越于现实的梦想世界,从而保护、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思想自由。这正是文化对人类而言弥足珍贵的作用。文化的这种否定性功能随着大众文化的产生而逐渐削弱乃至消失了。这种对传统高级文化中异端因素的清除,并不是以大众文化的内容代替高级文化的内容来实现的,而是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手段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人类需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需要和欲求。大众传媒通过传播左右人们的价值观念、世俗、风尚、生活态度、行为准则,规定着人们的欲求。现代商业广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现代商业广告是在不断地为大众制造新的欲求,通过满足这些原本就不存在的欲求来达到牟利的目的。大众媒介的巨大社会影响力足以使这些制造出来的欲求瞬间成为社会欲求,个人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不至于沦为时代的落伍者,就得将这外界强制性的欲求当作自我的个人欲求,真正的个人欲求反而被遗忘了。这便是马尔库塞所说的“虚假”欲求。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通过传播大众文化,影响、控制了大众的欲求,成为抑制大众自主性发挥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由于传播媒介在技术、规模、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传播地位不相等,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有意或无意地控制或极大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系统和文化生活,由此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消极、被动的后果。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