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清朝参考明代官报发行制度,继续在全国范围发行“邸报”。清代官报的发布方式、发行渠道和明代的十分接近,也有自己的特点: (1)清朝的发行渠道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 ①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和明代不同,清代通政使司的主官通政使,由满汉官员各一人担任。担任通政使的官员,特别是其中的满员,历来是皇帝宠信的大臣。 ②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清初沿明制,六科自为一署,每科满汉各一人。雍正以后隶都察院,成为院属机关。 ③提塘主要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六科发抄的明降谕旨和应发章奏,由各驻京提塘官抄录传送到地方。提塘分京塘、省塘。京塘指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和地方及中央政府都保持一定的联系,具有双重领导性质。省塘专门负责京省之间官文书和官报的传递工作。 (2)清代官报逐日发行。 与清代的官报发抄活动相同,官报的发行活动也是逐日进行。 (3)清代官报的内容包括宫门钞、上谕、臣僚章奏。 与明朝官报的内容不同,清代官报的内容,基本上由宫门钞、上谕、臣僚章奏三部分组成。读者主要是各级政府官员。 (4)清代官报的内容和抄传发行由皇帝决定。 清代没有设置类似宋代上都进奏院那样的统一管理进奏官的专门机构。清代皇权高度集中,官报的抄传发行工作,包括谕旨和章奏哪些应发,哪些不宜发抄,往往由皇帝作最后决定。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