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南方公司系生产电子仪器的上市公司,由管理总部和甲、乙两个车间组成。该电子仪器主要销往欧美等国,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电子仪器市场销量一路下滑。南方公司在编制2014年度财务报告时,对管理总部、甲车间、乙车间和商誉等进行减值测试。南方公司有关资产减值测试资料如下:
(1)管理总部和甲车间、乙车间有形资产减值测试相关资料。
①管理总部资产由一栋办公楼组成。2014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甲车间仅拥有一套A设备,生产的半成品仅供乙车间加工成电子仪器,无其他用途;2014年12月31日,A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乙车间仅拥有B、C两套设备,除对甲车间提供的半成品加工为产成品外,无其他用途;2014年12月31日,B、C设备的账面价值分别为2100万元和2700万元。
②2014年12月31日,办公楼如以当前状态对外出售,估计售价为198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20万元。A、B、C设备的公允价值均无法可靠计量;甲车间、乙车间整体,以及管理总部、甲车间、乙车间整体的公允价值也均无法可靠计量。
③办公楼、A、B、C设备均不能单独生产现金流量。2014年12月31日,乙车间的B、C设备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658万元;甲车间、乙车间整体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5538万元;管理总部、甲车间、乙车间整体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7800万元。
④假定进行减值测试时,管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够按照甲车间和乙车间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合理分摊。
(2)商誉减值测试相关资料。
2013年12月31日,南方公司以银行存款42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北方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控制北方公司。当日,北方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4000万元;南方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的商誉为1000万元。
2014年12月31日,南方公司对北方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仍为4200万元,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为4080万元,预计处置费用为20万元;南方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定的北方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5400万元,北方公司可收回金额为5100万元。
南方公司根据上述有关资产减值测试资料,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
第一,认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
A.将管理总部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B.将甲、乙车间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组合。
第二,确定可收回金额。
A.管理总部的可收回金额为1960万元。
C.对子公司北方公司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为4080万元。
第三,计量资产减值损失。
①管理总部的减值损失金额为50万元。
②甲车间A设备的减值损失金额为30万元。
③乙车间的减值损失金额为120万元。
④乙车间B设备的减值损失金额为52.5万元。
⑤乙车间C设备的减值损失金额为52.5万元。
⑥南方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北方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的金额为120万元。
⑦南方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北方公司投资产生商誉的减值损失金额为100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南方公司对上述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该事项及其会计处理的序号);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1)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的认定。
①将管理总部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的处理不正确。因为管理总部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不能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②将甲、乙车间认定为一个资产组组合的处理正确。乙车间的B、C设备不能单独产生独立的现金流,但合并能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属于最小资产的组合,因此需要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而甲车间不能单独产生现金流,能与乙车间这个资产组合并产生现金流,因此需要与乙车间组成资产组组合。
(2)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①正确。
管理总部没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因此,可收回金额即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980-20=1960(万元)。
②不正确。
对子公司北方公司股权投资没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因此,可收回金额即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4080-20=4060(万元)。
(3)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①~⑤均不正确。
本题的资产组组合包含两个项目:一个项目是设备ABC构成的简单资产组,简称资产组ABC,另一个项目是总部资产——办公楼。由于该总部资产属于“能按合理和一致的基础分摊的总部资产”,因此,本题的资产组组合属于咱们所讲的“第一层次资产组”,比较简单。应该注意的是,尽管本题存在子公司商誉,但该商誉与设备ABC没有任何关系,因此,考虑本企业自有资产设备ABC和办公楼减值问题时,根本不需要考虑子公司商誉。
本题的总部资产办公楼只为一个资产组服务,因此,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分摊至资产组ABC,分摊之后,新资产组包含两部分:原资产组设备ABC,以及总部资产分摊额——整栋办公楼。新资产组(即资产组组合)账面价值包含两部分:原资产组设备ABC账面价值6000(1200+2100+2700)万元,以及总部资产分摊额——整栋办公楼账面价值2000万元,共计8000万元。
第一步,计算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
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8000-7800=200(万元);
第二步,将资产组组合的减值损失进行分摊。
按账面价值比例计算,办公楼(总部资产)应分摊的减值金额=200×(2000/8000)=50(万元),资产组ABC应分摊的减值金额:200×(6000/8000)=150(万元)。应考虑减值损失的分摊限制,即任何单项资产分摊的减值损失,不应超过其自身的减值。办公楼(总部资产)作为单项资产,其自身减值金额=账面价值2000-可收回金额1960=40(万元),因此,办公楼(总部资产)可以承担的减值损失以40万元为限,超出的10万元转由资产组ABC承担。经过此次二次分摊,资产组ABC应分摊的减值金额=150+10=160(万元)(设备ABC作为单项资产减值损失均无法确定,因此,不需考虑限制金额)。
第三步,将资产组ABC的减值损失160万元在设备A、设备B、设备C之间进行分摊。
按账面价值所占比例,A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160×(1200/6000)=32(万元);B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160×(2100/6000)=56(万元);C设备应分摊的减值损失=160×(2700/6000)=72(万元)。此处仍应考虑减值损失的分摊限制,即任何单项资产分摊的减值损失,不应超过其自身的减值。设备A作为单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均无确定,但设备B和C作为一个整体(乙车间),其自身减值金额=账面价值4800(2100+2700)-可收回金额即未来现金流量现值4658=142(万元),即设备B和C分摊的减值损失应以142万元为限,不过,减值损失分摊额128(56+72)万元并未超过该限制,所以无须进行二次分摊了。
因此,设备A、B、C和办公楼最终应确认的减值损失分别为32万元、56万元、72万元和40万元。乙车间(设备B和C)最终应确认的减值损失为128(56+72)万元。
⑥不正确。
对北方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4080-20=4060(万元),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200-4060=140(万元)。
⑦正确。
在合并报表中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将子公司总体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该资产组包含两项资产:一项是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5400万元),另一项是商誉(账面价值1000÷80%=1250万元)。
第一步,计算资产组的减值损失。
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5400+1250=6650(万元),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5100万元,该资产组的减值损失1550(6650-5100)万元。
第二步,将资产组的减值损失进行分摊。
资产组的减值损失1550万元,首先冲减商誉1250万元,将商誉账面价值冲减至零,因此,合并报表中应该确认商誉减值损失1000万元(因为合并报表中只确认母公司的商誉1000万元)。剩余减值损失300万元,确认为合并报表中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减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