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正确答案】柯林斯提出,宏观社会现象都可以看做是由垂直的一层层微观情景构成的,微观情景的相互关联形成了宏观模式。即宏观过程来自于互动网络关系的发展,来自于局部机遇所形成的链条关系——互动仪式链。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互动仪式与资源 ①“互动仪式”是指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仪式是互动的主要形式。柯林斯指出,仪式是人们的各种行为姿势相对定型化的结果。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由人们的相互交流,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 ②谈话也是一种仪式。成功的谈话是一个有节奏的连续过程,谈话者之间的话语承接有最小的时间间隔,且彼此的谈话有最低程度的重叠。谈话仪式包括能量和资本的投入。互动仪式是指际遇者由资本和情感的交换而进行的日常程序化活动。他认为互动仪式的因素包括:a.至少有两人面对面的互动所构成的群体;b.他们关注共同的目标或行动;c.他们具有共同的情绪或情感;d.彼此的关注点和共享的情绪有积累性强化特征;e.有阻止外来者的屏障。 ③互动仪式可产生一系列的结果。主要包括形成群体归属感或团结性、强化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以及社会道义感。 ④人们对时间、能量、文化资本和其他他们能应用到各种互动仪式中去的资源进行估计,然后选择那些能够最大程度地增进他们情感利益的方式。互动仪式的资源主要包括: a.人们是以“文化资本”或他们所具有的资源在彼此相遇中展开互动的; b.人们在互动中带有某种动机或“情感能量”,而这种动机或情感能量与他们所占有的文化资本有关的,同时还与他们在互动中具有的权利、威望或地位有关; c.个体对互动场景的关注,如在互动场景中的人数,他人的资源,在互动中不同意见和观点的数量,互动中社会内容、礼节和实情,以及人们在互动中情感的增进和文化资本的提升。 (2)情感能量 ①柯林斯认为互动的产生在于个体应用他们各自的文化资本和情感能量彼此交谈,即这种交谈涉及资本和能量的投入,强调情感能量是互动的真正驱动力。 ②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理性选择的共同指标,也是一种成本。人们在互动仪式中花费他们的情感能量,只要人们意识到这种情感能量的花费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回报,人们就会这样做,目标是为了追求情感回报的利益最大化。 ③“互动仪式”反映出一种不平等性,它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 (3)互动仪式链 ①柯林斯认为,宏观水平现象最终是在个人之间,由微观的相遇来创造并维持的。从本质上来说,宏观的和长期的社会结构是由他所称的“互动仪式”而建立起来的。这种“互动仪式”经由时间延伸以复杂的形式而组合起来,宛如一条“链”,这就是他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 ②柯林斯认为整个社会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由此人们从一种际遇流动到另一种际遇。人们不同水平的际遇形成了不同的互动仪式。 ③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模型扩大了交换理论的应用,可以把情感能量作为衡量报酬的共同基础。互动仪式链理论也可解决困惑霍曼斯和布劳的难题:互惠问题。因在此模型中,互动链的延续依赖于彼此之间情感能量或报酬的加强。 ④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链理论也可弥补理性选择理论的不足。情感能量,而不是金钱更应当作为理论的根本基础。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