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问答题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正确答案】描写了一副春天江水迷蒙,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直至被树梢遮蔽、浮云沉如愁绪无穷无尽,而友人的扁舟之帆渐渐成点的凄清缠绵悱恻的送别场景。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对场景画面题的描述主要关注重点意象的梳理与概括,此题的重点意象是象征愁绪的江水,指示离别的扁舟以及空虚暗沉的无根浮云和孤单的沙鸥,抓住这些,送别场景的凄清落寞之感就可以得出了。
问答题 (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正确答案】词人在友人离开后,仍立在江头痴痴望远,夕阳将落,有人催词人回家,词人却以“还有一竿高”为由而“责怪”那人这么“早”就催他回去,一个“怪”字将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顶峰。全词情景交融,含蓄淡雅,不言离别,而离伤溢于言表。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的关键是“怪”字,属于炼字知识的检测,词人的“恨”与“怪”的对象其实都是无辜的,而词人为什么会“恨”与“怪”呢?当然是因为送别之后,词人的心情落寞又无法派遣忧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