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时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既无价值,也无价格,根本不能出卖;但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其最低限,即最低工资,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2)当代劳资关系和分配制度的新变化
①利润分享制
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企业中开始实行利润分享制。企业利润的分享把企业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分享制在现代公司中的实践主要有职工持股制度和利润分享制,前者是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而后者职工无股权,实际上是年终根据企业利润实现情况而发放奖金。
②职工持股制度
职工持股制度是指职工凭借拥有部分股权而参与企业剩余利润分配。职工持股制度在各国公司制企业中有不同模式。在美国,主要是以职工持股基金会方式推行;在日本,主要是推行内部职工持股会。
③股票期权制度
股票期权是指公司董事会与职业经理签订合同,授予经理在未来基本时间段内以约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的选择权,经理人员获得的收益为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
实行职工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但并没有改变私有财产制度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根本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