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正确答案】

(1)1997年~2002年共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80-10+100+120)×15%×50%=21.75(万元)

(2)2003、2004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150×15%+200×10%=22.5+20=42.5(万元)

(3)2005年应缴纳的营业税=60×5%+40×5%=5(万元)

(4)2005年12月出口货物应退的增值税:

①当期免抵退税不得抵扣税额=500×(17%-13%)=20(万元)

②当期应纳税额=200×17%-(68+8.5+2×7%-30×17%-20)-3

=34-51.54-3=-20.54(万元)

注意非正常损失应作进项税转出,上期留抵税额要注意减除。

③当期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500×13%=65(万元)

④12月份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20.54(万元)

(5)2005年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总额:

2000+4000+60+40+50+8.5+35+30=6223.5(万元)

(6)2005年所得税前应扣除的交际应酬费:

6000×3‰+3+(60+40)×10‰=22(万元)

(7)2005年所得税前应扣除的利息费用:

400×7%×50%=14(万元)

(8)2005年所得税前应扣除的营业外支出金额=30×(1+17%)-5=30.1(万元)

损失包括毁损材料的进项税转出价值,但要扣除保险赔偿。

(9)该出口企业2005年度境内所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6223.5-5500-20-22-14-30.1)×15%=95.61(万元)

①不能免抵退税的20万元增值税应加大销售成本,从而减少计税所得。

②不减除12.5万元营业税,是因为该企业缴纳营业税的业务是附营业务,收入记在其他业务收入中,相关营业税记在其他业务支出中,不

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因此这部分营业税已经包含在题目给定的经营支出中,不能再单独减除。

③使用15%的税率是因为当年该企业侧出口产值占全部产值没达到70%。

(10)该出口企业2005年度境外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

30÷(1-25%)×(33%-25%)=3.2(万元)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