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述群体性事件的构成要件、特点和处置原则。

【正确答案】群体性事件的构成要件是:(1)必须有引发者和参与者,行为主体必须构成群体。(2)主观方面是主体行为具有明显的目的性。群体性事件是在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下产生的。(3)客体主要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保护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制度及国家主权。(4)客观方面是主体实施了过激甚至暴力行为。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1)事件的引发具有突然性;(2)引发事件的环境具有特定性;(3)事件运动方式的互动性;(4)实践具有复杂的层次性;(5)事件危害后果的严重性。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
1)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处置的原则;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力量。该原则要求在党委和社会政府统一领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统一步骤和方法,协调配合,发挥社会整体控制的作用。
2)防止矛盾激化的原则。要按照“可散不可聚、可接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工作规律,以教育疏导为主,千方百计、冷静稳妥的缓解和化解矛盾。
3)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的原则。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要根据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起因和规模来决定是否使用、使用多少和如何使用警力,根据事态的发展来决定是否采用强制措施。
4)慎用武器警械原则。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要严格按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携带和使用武器警械。
5)依法果断处置原则。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坚持依法果断处置的原则,应把握:一是有利于稳定大局,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二是处置的条件和时机已成熟,参与事件的绝大部分群众能够理解并给予支持;三是处于危急关头,即不果断处置,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五是不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