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某办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施工阶段不加支撑,其计算简图和截面如图所示。已知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叠合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第一阶段预制梁承担的静荷载标准值q1Gk=15kN/m,活荷载标准值q1Qk=18kN/m;第二阶段预制梁承担的由面层、吊顶等产生的新增静荷载标准值q2Gk=12kN/m,活荷载标准值q2Qk=20kN/m。as=
=40mm。
单选题
叠合梁跨中弯矩设计值
试问:该叠合梁跨中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H.0.2条,叠合构件
[*]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M=1.2×(72.1+57.7)+1.4×96.1=290.3(kN·m)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M=1.35×(72.1+57.7)+1.4×0.7×96.1=269.41(kN·m)
上述值取较大值,故取M=290.3kN·m。
如果误将第一阶段的活荷载引起的设计弯矩也包含在内,将得到411.3kN·m,错选D。
(1)钢筋混凝土叠合梁,施工阶段不加支撑;(2)第一阶段;(3)第二阶段;(4)叠合梁跨中弯矩设计值M。
[考点] (1)第一、二阶段恒载弯矩计算;(2)恒、活荷载组合控制的比较。
单选题
叠合梁支座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与叠合面受剪承载力的比值
当{{U}}箍筋配置{{/U}}
①为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H.0.3条,V=V1G+V2G+V2Q
可变荷载效应控制[*]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
[*]
上述值取较大者,故取V=187.2kN
由《混规》第H.0.4条,取ft=1.27N/mm2,叠合面受剪承载力
[*]
则[*]。
(1)箍筋配置为[*]8@150(双肢箍);(2)比值。
[考点] (1)恒、活荷载组合控制的比较;(2)叠合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①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箍筋采用HPB300计算。
单选题
纵向受拉钢筋在第二阶段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弯矩值M
2k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增量
当叠合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置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H.0.7条,由题31知
M1GK=72.1kN·m>0.35Mu=0.35×201.4=70.5(kN·m)
M2q=M2kG+M2QK=57.7+0.4×96.1=96.14(kN·m)
h1=500mm,h=700mm,h0=700-40=660(mm)
由《混规》式(10.6.8-4),得
[*]
(1)叠合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置4[*]22;(2)不考虑受压钢筋作用;(3)应力增量σs2k;(4)提示。
[考点] (1)M1GK与0.35Mu的关系;(2)M2q的计算;(3)σs2q的计算。
①题中“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改为“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下”。
单选题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确定,下列何项所述正确?
- A.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
- B.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除以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
-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
- D.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除以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4.1.3、4.1.4条条文说明,可知选项D正确。
[考点]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取值。
单选题
钢筋的选用
关于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选用,下列何项所述不妥?说明理由。
- A.HRB400钢筋应经试验验证后,方可用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
- B.普通钢筋宜采用热轧钢筋,且不宜采用直径超过40mm的钢筋
- C.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不提倡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冷拉钢筋
- D.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混规》(GB 50010—2010)第4.2.1条、4.2.2条及表4.2.2-1注2的规定,选项B正确。
根据《混规》第4.2.1条及条文说明,选项C正确。
根据《混规》第4.2.2条,选项D正确。选项A错误。
[考点] 钢筋的选用。
单选题
抗震设防类别
现有四种不同功能的建筑:①具有外科手术室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②营业面积为10000m
2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业建筑;③乡镇小学的学生食堂;④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试问:由上述建筑组成的下列不同组合中,何项的抗震设防类别全部都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解析] ①、②、③分别见《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4.0.3、6.0.5、6.0.8条及条文说明。④见《分类标准》第6.0.12条,居住建筑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丙类)。所以应选A项组合。
(1)外科手术室的乡镇卫生院;(2)营业面积为10000m2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业建筑;(3)小学食堂;(4)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
[考点] 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