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题
案例
2018年7月12日,某化工公司由于原料标识不明入错库,工人误投原料引发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42万元。
2018年7月12日11时30分左右,某物流公司未依照规定对运输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在未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从事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氯酸钠的道路运输经营,将2t标注为原料的COD去除剂(实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氯酸钠)送至某化工公司仓库。随后,公司库管员宋某未对入库原料进行认真核实,将其作为原料丁酰胺进行了入库处理。15时30分左右,二车间当班人员通过升降机(升降机由车间当班工人自行操作)将生产原料丁酰胺(实为氯酸钠)提升到二车间三楼,而后用人工液压叉车转运至三楼堆放。16时左右,完成投料。18时42分33秒,发生化学爆炸。爆炸导致反应釜严重解体,随釜体解体过程冲出的高温甲苯蒸气,迅速与外部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产生二次爆炸,同时引起车间现场存放的气瓶殉爆和二车间、三车间着火燃烧。
事故调查发现,该化工公司规章制度不健全,未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建立危险化学品及化学原料采购、出入库登记管理制度。未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未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控措施缺失,违规在办公楼设置职工倒班宿舍。在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消防设计审核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项目审批手续之前,擅自开工建设,未批先建。边建设边组织生产,未经许可擅自改变生产产品,实际生产产品与项目备案和报批内容不符;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未经核实工艺安全可靠性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在没有办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和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未按规定开展新员工入厂三级教育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该化工公司现有设备中的特种设备有升降机、叉车及气瓶。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该案例中相关企业存在的违规违章问题包括: (1)物流公司未依照规定对运输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在未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从事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氯酸钠的道路运输经营。 (2)化工公司库管员未对入库原料进行认真核实。 (3)化工公司升降机由车间当班工人自行操作。 (4)化工公司规章制度不健全,未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建立危险化学品及化学原料采购、出入库登记管理制度。 (5)化工公司未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未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控措施缺失,违规在办公楼设置职工倒班宿舍。 (6)化工公司在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消防设计审核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项目审批手续之前,擅自开工建设,未批先建。边建设边组织生产,未经许可擅自改变生产产品,实际生产产品与项目备案和报批内容不符;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未经核实工艺安全可靠性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在没有办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和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 (7)化工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未按规定开展新员工人厂三级教育培训。
【答案解析】
问答题
简述该化工公司二车间当班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应包含的内容。
【正确答案】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1)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 (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5)安全设备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6)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 (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8)有关事故案例。 (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说明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要提供哪些文件资料。
【正确答案】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包括: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