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中年级《我爱校园》教学
2.内容:
(1)校园里有我们汗水与欢声笑语。校园是我们学习与成长的场所。我爱校园!为我
们的校园画一幅美丽的铅笔淡彩风景画吧。
(2)选择一处校园小景作为主体,对周围环境作适当取舍,可以适当的点缀一些人物,来创作一幅铅笔线描淡彩写生作品,来表达对学校的热爱。
【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罗大佑的歌曲《童年》请同学聆听歌曲,引导学生畅谈歌词在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提问:歌手可以用优美的旋律表达出校园场景,那我们又可以运用哪些方式表达校园的场景抒发我们的热爱之情?引出绘画后,教师揭示课题《我爱校园》。
环节二:描述分析
1.课前请学生将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拍摄下来进行分享,教师提出问题:你最喜欢谁拍摄的校园一角,猜一猜这是哪,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照片可以发现,构图以建筑物为主体的更能体现我们的校园环境。
2.教师为学生发放校园建筑物模型,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尝试摆放建筑物模型并展示成果,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更喜欢哪一种布局?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种构图散乱,第二种重点体现出主体物对周围环境做了取舍,后者构图更加突出主体,均衡合理,因此,大家都更喜欢第二种布局。
3.设置小组讨论,展示教学楼摄影照片与铅笔淡彩写生作品进行对比,请同学仔细观察并讨论问题:通过对比,铅笔线描淡彩作品与摄影作品在构图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在构图上,对近处的树木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使得整个画面主次分明,更加突出教学楼的主体。
4.教师追问:铅笔线描淡彩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总结:铅笔线描淡彩写生作品造型更为简练概括;色彩的特点是淡薄透明,近处的树木色彩更加艳丽,远处的教学楼色彩较淡,使画面空间更加深远。
环节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线描淡彩画的基本创作步骤及其技法:
①画出主体建筑,添加环境辅助。
②确定整体画面色调,先为画面铺浅色,后涂深色。
③深入刻画细节,调整画面。
环节四:实践展评
1.布置练习活动:选择喜欢的一处校园小景,绘画出主体建筑,以环境为辅。(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问题给出指导和鼓励,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
2.创设情境“我爱校园”绘画大赛,请同学以“绘画大师”的角色自愿分享作品,并请其他同学扮演评委角色进行互评,最后教师整体总结评价。(从构图、色彩、线条、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
环节五:小节作业
1.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都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师总结升华:引发学生热爱校园,努力学习的积极情感。
2.课下搜集校园中自然资源例如:凋零的树叶等,装饰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