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A、B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产品销往国外,B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载了所了解的甲公司及其环境。其中,与存货相关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2014年度,甲公司所处行业的统计资料显示,生产B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汇率因素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
(2)2014年10月,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出口国外的A产品销量大大下降,存货大量积压。
(3)2014年年初,甲公司ERP系统升级,增加了存货跌价准备计算的模块,以前该模块是手工计算。每月末,该模块根据估计售价等因素确定可变现净值并和成本比较,自动生成应当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与以前年度相比,甲公司2014年年初增加了一批固定资产用于生产产品。
(5)甲公司存货种类较多,其中周转材料中的备件种类繁多。甲公司决定2014年12月31日对除备件类外的存货进行盘点,2015年1月4日对备件类存货进行盘点。自2014年12月26日起,由新入职的存货管理员负责管理A产品并在ERP系统中记录其数量变动。
资料二: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有关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存货成本
金额单位:万元
明细项目
未审数
已审数
2014年
2013年
直接材料
1 000
1200
直接人工
300
310
制造费用
200
210
——折旧费用
100
120
总计
1500
1720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未审数
已审数
2014年
2013年
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
200
180
资料三: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与ERP系统中存货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
(2)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度生产成本分配表,主要包括:①月末产品生产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中分配的方法是否正确;②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③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和批准等。
(3)对累计折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4)比较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是否一致。
(5)对A和B产品实施年末监盘程序。
要求:
问答题 针对资料一第(1)至(5)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和应付职工薪酬)的哪些认定相关。
事项
序号
是否可能表明
存在重大
错报风险
(是/否)
理由 财务报表项目名称及认定
(1)
(2)
(3)
(4)
(5)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针对要求(1):
事项
序号
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是/否)
理由
财务报表项目名称及认定
(1)
生产B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但是资料二显示直接材料不升反降,存在少计直接材料的重大错报风险
存货(计价和分摊);营业成本(准确性)
(2)
(3)
ERP系统升级,增加了存货跌价准备计算的模块,该模块首次运行,可能存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准确的重大错报风险
存货(计价和分摊);资产减值损失(准确性)
(4)
2014年年初新购入一批生产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应当上升,但是资料二折旧费明显下降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固定资产(计价和分摊);存货(计价和分摊);营业成本(准确性)
(5)
2014年12月26日起负责存货记录的员工发生变更,存在盘点目至资产负债表日之间存货变动未得到恰当记录的重大错报风险
存货(存在、完整性)
问答题 针对资料三第(1)至(5)项的审计程序,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程序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直接相关,指出资料三所列实质性程序与资料一的第几个事项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审计程序序号
是否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是/否)
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资料一序号)
理由
(1)
(2)
(3)
(4)
(5)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针对要求(2):
审计
程序
序号
是否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
(是/否)
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资料一序号)
理由
(1)
(3)
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和与ERP系统中存货模块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能发现该模块是否存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准确的风险
(2)
(1)
抽样检查各产品月度生产成本分配表,检查(1)月末产品生产成本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中分配的方法是否正确;(2)相关数据是否与产品成本计算表、会计记录一致;(3)是否经相关人员复核和批准等,能够发现少计直接材料
(3)
(4)
通过对累计折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能发现少提累计折旧的情况
(4)
(5)
(5)
通过对A产品实施年末监盘,能发现2014年12月26日起新员工对货数量不恰当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