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奸党等条,皆洪武年间增定者也。明祖猜忌臣下无弊不防,所定之律亦苛刻显著;凡所以防臣下之揽权专擅,交结党援者,固已不遗余力矣。”《明史·汤和传》指出:“当时公、侯诸宿将坐奸党,先后丽法,稀得免者。”
问题:
问答题
这两段文字所指“奸党”具体是什么含义?
【正确答案】这两段文字反映了明朝设立奸党罪的情形,所谓“奸党”,即在朝官员明目张胆地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的罪行,为了严防臣下结党,加强皇权的立法,明朝特设奸党罪。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这两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奸党等条文,都是洪武年间增加的规定。明太祖猜忌臣下,处处提防,所规定的律条也十分苛刻;这些规定是为了防止臣下专断揽权,交结朋党,真是不遗余力。
当时公、侯诸宿将都以奸党罪被诛杀,很少幸免。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当时何种立法宗旨?
【正确答案】明朝设立奸党罪,严防臣下结党营私,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排斥异己,保证皇帝的大权不致旁落。该两段文字也反映了明朝“重典治吏”的立法指导思想,而“重典治吏”在刑事立法上的表现就是特设奸党罪。
【答案解析】
问答题
试从正反两方面阐释这两段文字所反映的问题。
【正确答案】《大明律》规定了奸党罪的种种表现。“重典治吏”对于加强吏治,依法办事具有一定的意义。但“重典治吏”用刑极酷,奸党罪的各种表现,处刑一般都是重罪重罚,且有些专条没有刑法上的确定性,这样也就变为封建统治者随意杀戮功臣宿将的任意性规范。这些规定实足反映了皇帝对臣下的猜忌防范之心。“重典治吏”分化了统治阶级的力量,且株连广泛,人人自危,不利于封建统治。奸党罪的创设,体现了封建社会晚期专制主义皇权的恶性膨胀。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并非律条的规定就能禁绝。明朝中期,随着宦官势力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宦官专权,使得“奸党”专条成为具文。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