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活动的基本程序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统计分析。
①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初始阶段,即统计工作实际进行之前的准备阶段,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统筹考虑和安排。
②统计调查就是按照统计设计和调查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③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将统计调查所取得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或对已经加工的次级资料进行再加工,为统计分析准备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④统计资料通过整理,最后以指标及指标体系、统计表和统计图等形式表现出来。
⑤统计分析是指根据研究的目的,运用统计方法,以统计资料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分析,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的一种活动。
(2)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数据的分布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该方法是以概率形式来决断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包括总体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常用方法有Z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等。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二者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计是描述统计的升华。具体研究中,是采用描述统计还是推断统计,应视具体的研究目的而定,如研究的目的是要描述数据的特征,则需描述统计;若还需对多组数据进行比较或需以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情况,则需用推断统计。例如,在教育领域中,在对某幼儿园大班开展一项识字教改实验,期末进行一次测试,并对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果只需了解该班儿童识字的成绩(平均数及标准差)及其分布,此时,应采用描述统计方法;若还需进一步了解该实验班与另一对照班(未进行教改实验)儿童的识字成绩有无差异,从而判断教改实验是否有效时,除了要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描述统计之外,还需采用推断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