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给定材料: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故原因为当时人流量大、秩序混乱,人流产生对冲,部分人想上到观景平台,部分人想下观景平台。截止到1月4日,事故已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而死者平均年龄只有22岁。
应当看到,城市越大、人口越多,人流越密集,公共安全其实越脆弱,任何公共空间的一些疏忽、失序,都可能掩藏着危险,甚至会造成对人员生命的伤害。也因此,对城市运行与管理而言,难度也越大,但要求也更高。放眼寰球,发生在其他国家的类似事故,可谓殷鉴不远。每一次生命以这种方式逝去,总让人痛心;每一次惨剧的发生,都让人痛定思痛、反思教训。然而,悲剧还是又一次降临。
有人说,因聚众集会而发生的踩踏事故有一定的难以避免性,所谓自救、安全意识在你被人山人海挤压时,能做的其实很有限。此言有一定道理,集会往往是一种欢乐的传统,就像外滩的新年倒计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节日符号。人潮拥挤移动时,一旦有人意外跌倒,就可能造成其他人的惊慌,加剧拥挤程度,增加新的跌倒人数,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大伤害。但这并不是说不能预防,事实上,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就不应往人多的地方去挤;当意外发生时,及时的疏通、有秩序的撤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同样重要的是,公共管理部门在重大节庆前,也有责任对人们的欢庆集聚做足安全功课,并准备充分的预案。有这样几方的共同努力,才能让集会在欢乐和平安中度过。
作答要求:
仔细阅读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在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生死只有一步之遥

新年伊始,许多人也许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有些人却没能看到2015年明媚的阳光。上海外滩。在一场踩踏事故的悲伤中迎来新的一年,这让所有人扼腕叹息。美丽的人生只有一次,逝去后便无可挽回。正如契诃夫感叹,“如果已经逝去的人生只是个草稿,另有一次誊写的机会,该有多好”,面对伤痛,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意识,避免悲剧重演。
生活中时刻面临潜在危机,从生到死有时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就取决于是否具备安全意识。政府缺乏安全意识或许酿成事故,个人缺乏安全意识可能危及生命。为了不让公共安全事故再次打扰幸福快乐的生活,从政府到个人都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
政府安全意识薄弱是事故发生的主因。如果官方组织大型活动安全意识强,准备充分,则鲜少出事故。然而,民间自发活动中类似的踩踏事件却时有发生,这一问题的关键正在于政府安全意识薄弱。此次跨年,上海政府没有举办重大活动,不再像昔日那般严阵以待,结果一遏事故猝不及防。反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跨年庆典已经走过100年,而且每年都有近百万人前来庆祝。然而这100年中却从没发生过踩踏事故,可以说正是源于政府对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视,提前增加警力、分流人群,提早通报注意事项,确保纽约市民平安、快乐地迎接新年。政府不组织活动,并不意味着不会有群众性的活动出现,作为管理者,政府只有未雨绸缪,提前制订应急预案,才能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个人安全意识薄弱是事故发生的诱因。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在庞贝火山爆发后,曾感慨:“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数千年后,这句话依旧在提醒我们,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生活,危险其实常伴我们左右。如果公众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对社会公共安全有所忽略,那么悲剧的发生似乎无法避免。韩国首尔著名旅游景点“乐天世界”曾为提高人气而开展免费游园活动,但开放首日,即有十余万人争相入场,结果酿成踩踏事件,造成35人受伤。在这一事件中,正是由于“免费”二字,让人们利令智昏,将安全意识抛诸脑后,致使事故发生。
危险无处不在,安全警钟长鸣。传统佳节,热闹民俗,聚会在所难免。要举国欢庆、平安过节,就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时刻谨记生与死只有一步之遥。惟愿36条鲜活生命不至于成为无辜的代价,更寄望上海踩踏事故能以惨痛的教训。防止类似的公共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