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劳动力就业需求岗位只能新增4000万个。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必然成为我国的安国之策。 材料二: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给增量中,约有60%是农村新增劳动力,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到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00万人,至今约有100多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材料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起薪水平正在下滑。2008年4月,智联招聘对职场新人展开了起薪特别调查。在为期两周的调查中,共有8000余人参与。调查显示,与3年前相比,起薪在3000元以上的高薪职位减少了1.3%,而起薪在1500元以下的职位则上升了3.4%,大学生起薪的平均值约在1600~1800元之间。据此,有人得出“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的结论。
多选题
根据材料一判断,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解析:2010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5000万人,5000—4000=1000。因此2010年我国劳动力的总体供求状况为:供大于求约1000万人。
多选题
解决我国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有( )。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解析: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是不可能降低的,相反还会进一步提高。故A项不能选。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弹性系数越高,说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越多,反之,越低。因此B项不能选。经济增长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多选题
从材料分析,影响大学生起薪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解析:价格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前两组材料主要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远大于求的紧张情况。
多选题
大学生目前就业压力加大,可行的缓解思路是( )。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解析:用排除法很容易排除D项,因为用人单位情况千差万别,难以制定出统一的用人政策。其他三种说法本身没有问题,题干也没有特定的限定条件,故都可以选。
多选题
对于材料三中的“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这句话,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解析:用排除法很容易排除D项。其他三种说法都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