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对每个“理念”均增添了一个动词,用了5组共20个字的词汇,即“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对“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进行了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环顾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进入新常态,而创新发展将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材料2:
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血脉,其中涵盖着习近平同志诸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许多绿色发展的观点,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了经济破坏了环境,绿色发展强调以创新为前提,以协调为手段,以群众的满意为目标,实现经济与环保发展的和谐、人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问答题
结合材料1运用马克思主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创新发展”居于发展的核心位置,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第一动力,属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协调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骨干,是推动发展变革的主要手段,也是提升发展的根本标志,以“协调”保证发展的均衡和全面,强调注重补短板,杜绝片面性、破坏性和畸形的发展,在发展全局中具有统筹的地位,二者构成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在发展中处要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正确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问答题
结合材料2分析“绿色发展”所蕴含的哲学原理。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是绝对的无条件永恒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贯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传统发展模式中发展经济必会破坏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互对立斗争,“绿色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转化方法的运用,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朝着对方相互转化。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要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突破定式思维束缚,多角度差异化,逆向思维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