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C市某城市主干路工程,全长约8.25km,位于城市东部城区,该道路红线宽度40m,设双向6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计算行车速度40km/h。本工程分为四个标段,(K0+000~K3+215.336)段的施工单位为一家国有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为该公司市政专业二级注册建造师徐某。计划施工工期为400个日历天。
    根据设计文件,该道路基层采用二灰混合料基层,施工中须分层摊铺压实。鉴于施工场地有限,现场无搅拌二灰混合料的条件,施工方在周边租赁了一处空地,用于二灰混合料搅拌,兼做材料堆放之用。二灰混合料在场外集中搅拌完成后运至现场进行摊铺。
    基层摊铺工作于2013年夏初开始,施工单位根据试验确定松铺系数,规定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00~300mm,碾压时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先重后轻进行碾压,对于不平整的部位采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并做好养护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非施工方原因,施工现场一度停工,直至国庆节后方又开工,耽误了基层施工。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施工方判断基层的摊铺作业将于2013年12月下旬完成。已知C市历年来约11月上中旬进入冬季,每个冬季的第一次重冰冻将在1月上旬来临。据此,施工方决定按照当前施工进度正常施工。
    [问题] 
问答题     本工程基层的材料与拌合应满足哪些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本工程基层采用二灰混合料基层,其材料与拌合应满足: (1)对石灰、粉煤灰等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按规范要求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使其符合设计与检验标准的要求。 (3)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且宜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 (4)拌合时应先将石灰、粉煤灰拌合均匀,再加入砂砾(碎石)和水均匀拌合。 (5)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混合料含水量应视气候条件适当调整,使运到施工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本工程施工方对基层压实工作的技术要求有哪些不妥之处?
 
【正确答案】本工程施工方对基层压实工作的技术要求存在如下不妥之处: (1)“混合料每层压实厚度控制在200~300mm”不妥。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 (2)“碾压时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先重后轻进行碾压”不妥。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3)“对于不平整的部位采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不妥。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答案解析】
问答题     本工程基层的摊铺作业于2013年12月下旬完工,能否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正确答案】本工程基层的摊铺作业于2013年12月下旬完工,不能符合质量控制要求。为确保道路基层质量,基层摊铺工作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