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参考范文
“刚柔并济”实为良策
——破解中国式家庭困境
“家”是人生之舟停泊的港湾,更是中国人心弦上最温存的音符。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沉淀出的不只是辉煌耀世的华丽篇章,也有精诚齐心的厚重字节,流传至今日,“家”文化是其中最明显的代表之一。
“一葛一袭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其名作《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中的衷情倾诉;“读书志在志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是明代《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实语真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治家”箴言宣示出中华民族的家庭观念,浓浓的“家”文化呵护的是拳拳的赤子情。然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家庭环境,使得传统的家庭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同时也混杂而生很多问题。
当前社会,“家”逐渐变小,也逐渐变“萧”,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规模逐渐增多,本来匮乏的养老资源变得“捉襟见肘”。有报告指出,中国家庭正面临三大挑战:因城镇化而产生的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面临突出困难;快速老龄化给中国家庭养老带来了巨大压力;家庭发展支持政策亟须完善。挑战的艰巨性呼唤给力政策的有效性,而为保证政策的有效性,“刚柔并济”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刚”要求政策不“掺水”,保证执行力度。现阶段,在户籍制度的制约下,城乡迁移是一种人口流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在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受到一定的社会排斥和制度排斥,社会融入度和家庭生活质量均受明显影响。各地方政府为解决诸类问题调研制定了一些政策,但是在执行力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致使政策的执行存在多重标准,公平性难以保证,最终成为“掺水”的规定,有违民意。
“柔”要求政策不缺位,保障服务体系。据权威报告,现阶段我国的家庭政策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政策的定位不准,缺乏顶层设计和长期制度安排;政策的对象不清,缺乏普遍的专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庭政策;政策视角过窄,缺乏对家庭成员相互照顾的制度激励等。作为人口大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对我国的人口政策进行了相关调整,作出了战略部署,相应地,及时制定相关家庭政策是应时之举,决不能“临渊羡鱼”,更不能“临阵磨枪”。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由一个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组成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健康地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催生的多变家庭观念,影响着你我,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焦点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刚柔并济”是制定政策的一个努力方向,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会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施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