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1)中介化和媒介化的定义 ①中介化 Livingstone整理归纳威廉士在《关键字》一书中中介化的三种核心意义如下: a.扮演调和者的角色; b.调解原本分立的各方并使其产生关系; c.将一种原本难以表述的关系以正式的方式直接表达。 威廉士在《关键字》一书的讨论中指出,中介化成为社会人文科学的关键字,与近代大众媒介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报业等大众媒介的制度化,中介通常被用来对比“直接”,因此被放在一个蒙蔽与真实的二元论中理解。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学者阿多诺主张中介化的必然性,强调中介化是维系生产与消费之间必然存在的关系,将其放置在一个社会关系的脉络中检视。 传播学者对于中介化的意见有以下几种: a.英国学者John B.Thompson在《媒介与现代性》一书中,从时空关系的重构理解电子传播媒介在中介现代性过程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他主张普及化的多种电传媒介皆导致了“时间与空间的拆伙”,即讯息传输的空间可以无限延伸,时间间隔近乎消失,讯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传播不再相互束缚。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以国族疆界划分,强化了我族与他者的差异意识,成为理解现代社会中“中介的社会性”一个无法忽视的建制。 b.Martin-Barbero由媒介的“中介场域”着手,探讨媒介过程与社会过程的关联性,以及传播媒介如何成为中介各种社会或文化势力的过程。大众传媒背负着在拉美社会分裂的族裔、阶级意识中构建单一国族认同的文化霸权人物,但承载大众文化的媒介形式往往成为传统或当地文化的杀手。Martin-Barbero舍“媒介”谈“中介”,意在强调传播或沟通的动态社会过程才是重点,媒介仅是此动态过程的寄生物。 c.英国文化学者Roger Silverstone主张中介化基本上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检视制度化的传播媒介所涉及的符号在社会生活中流通的过程”。他强调科技与社会中介过程的辩证性,传播技术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改变传播沟通和社会环境。传播科技与社会互为因果,而中介概念便试图诠释“传播的过程如何改变支撑此过程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个体与机构的参与者彼此之间,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媒介化 媒介化成为关键字,相当程度上反映在欧美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里,对于电子媒介在政治社会中的“扩权”,甚至是“侵权”现象的关注。 a.瑞典学者Kent Asp首先使用媒介化概念来观察瑞典媒介的政治新闻报道如何影响政界人物公开发言的内容。他主张为了博得媒体青睐,政治人物的公开发言有日趋个人化和将议题两极化的倾向。政治媒介化的相关讨论多数重点在于关注媒介对于政治过程的扭曲效应。学者Mazzoleni与Schulz主张媒介化的政治即是失去自主性的政治,政治的一些核心功能逐渐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方得以维系,并且在互动过程中持续被其型塑。 b.Schulz为媒介化的过程提出四个关键定义:延伸(extension),媒介技术延展了人类沟通与传播本能的界线;取代(substitution),媒介部分或完全取代社会行动及社会机构,并改变他们的性格;交融(amalgamation),媒介行动与非媒介行动之间界限模糊,媒介渗透到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与专业化领域中;迁就(accommodation),因为媒介存在所引导的社会改变,包括组织或个人必须迁就媒介操作讯息的方式。 c.丹麦传播学者Stig Hjarvard主张将媒介化理解为新的互动形式如何取代既有社会互动的方式,以及既存的传播及整体沟通技能的扩张如何同时改变面对面沟通的条件。媒介化隐含社会与文化行动的核心成分,如工作、休闲或游戏,逐渐披上媒介的形式。 (2)中介化和媒介化相同点 ①比对中介化与媒介化两个概念,两者皆试图将社会实践过程作为建构媒介理论的起点,媒介不再仅是注目于文本意义、组织或机构动机,或者个人心理影响的透明过程。 ②中介化和媒介化概念都强调媒介与社会过程的结合,不应忽略现行的技术条件与制度实践。对于传媒物质性意义的重视,使得这两个概念与既有的媒介政治经济学派接轨,同样主张传媒的物质性是特定社会权力关系的来源。 ③中介化和媒介化作为传媒理论的概念重构,着重将传媒过程具体化为具有社会或文化意义的行动,并着重探究这些行动本身如何成为其他既有的、制度的社会或文化行动的引导力量,以及这些场域实践的转变。这使得关注的重点不再只是传媒本身,而是由传媒的行动实践所涉及的与其他社会场域的互动过程。 ④中介化与媒介化皆试图以比较宏观的时间格局,探索媒介的社会化过程。在试图拓展传媒研究的格局之余,中介化与媒介化概念的出现有助于反思媒介研究既定的状态与未来的发展。现阶段多数研究都停留在理论层次,而中介化与媒介化以动态的“媒介过程”为核心,试图跳出传媒研究是特定媒介研究的框架,使得传媒研究更入世,与其他社会过程接轨。 (3)中介化和媒介化不同点 中介化和媒介化即使出发点相同,着重面仍有差异,就被使用的频繁程度而言,媒介化在近年来有超越中介化的形势。 ①媒介化(mediatization)是关于媒介技术及其变迁作为社会和历史变迁的动因或使者(agent)的理论。在这个视野下,空间是绝对的、外在的、分布均匀的。 中介化(mediation)这个概念与媒介化在语言上同源,但概括的是交往各方之间的连接机制、手段和过程,它的形态可能多样多变,而非如媒介化所概括的那样同质。 ②相较于英国的文化研究学者对于“中介化”的开拓,欧陆学者近年来频频使用媒介化一词去定位传播沟通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如果说动态关系是中介化试图捕捉的社会性,媒介化所彰显动态关系更着重宏观的社会制度或机构层次。 ③中介化仅彰显媒介成为广义上重要的社会环境改变的代理者,并没有预设一个探究现象的时间起点,同时也代表一个中性且多面向的过程。 相较之下,媒介化的主张更集中在媒介形态如何“介入”当代生活的不同层面,特别是建制化的社会实践,如政治、文化、宗教、教育等。 ④政治的中介化仅仅说明媒介成为广义上民众与政治精英阶层间政治资讯的桥梁,串联起特定传播技术与传输方式下社会组织、制度及社会生活场域里的个人。即中介化探索的是组织化的媒介及其符号流通的过程,对于社会生活带来什么样累积性的效应,以及这种效应是否使得往常不容易联想在一起的组织、机构或制度,因为中介化而产生关联。 由中介化所强调的环境、制度化与社会实践等探索中诞生的媒介化概念更为集中和聚焦于对媒介权力的探讨。然而媒介化意图彰显传媒介入社会实践,很容易被过度诠释为传媒逻辑对于社会生活的全面性主导,甚至取代。媒介化促使我们注意到媒介的运作过程中蕴含的逻辑,相较于中介化,媒介化更突显单一的影响方向,即媒介具有促成不同社会生活或专业领域里实践方式质变的可能。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