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新建石化项目 【素材】 某石化企业拟建于工业区,工业区集中供水、供电,建有污水处理厂,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已建两套好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正在新建一套SRB型50m
3污水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工业区各企业生产废水。废水处理达标后由同一排放管深海排放,废水排放口西北83m海域有水产养殖区,在其附近设有定期检测设备。
厂区划分为石化生产装置区、中间罐区、厂内原料产品罐区、码头原料罐区、综合管理设施区和污水处理场。在污水处理厂东南角设基础防渗的露天固废临时贮存场,部分生产装置废水产生情况见下表,其中C股废水中含难生化降解的硝基苯类污染物。
拟建项目部分生产装置废水产生情况 |
排放源 | 排放规律 | 产生量/ (m3/h) | 水质/(mg/L,pH除外) |
pH | COD | BOD5 | 石油类 | 氨氮 | 硝基苯类 |
A | 连续 | 50 | 6~7 | 1000 | 350 | 500 | 60 | — |
B | 连续 | 200 | 6~8 | 600 | 300 | 300 | 50 | — |
C | 连续 | 23 | — | 8000 | 极低 | — | — | 1000 |
厂内生产废水处理方案为A、B、C三股废水直接混合后进行除油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处理达标后送工业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项目运营期拟在定期监测站位对海水水质、海洋表层沉积物和生物进行硝基苯类定期监测。
【问题】
问答题
1. 该项目废水预处理去除石油类可采用哪些方法?
【正确答案】隔油池、油水分离器、破乳剂除油、气浮。
油类常以浮油、乳化溶解态油、重油三种形式存在于水中,因此预处理方式包括:
(1)浮油可利用其比重小于1且不溶于水的原理,通过机械作用使之上浮并去除,如常用的隔油池;
(2)对于溶解态和乳化态油类可采用投加药剂—气浮法,即破乳—混凝—气浮,将其去除;
(3)对于比重大于1的重油则可用重力分离法加以去除,如设置除油沉砂池。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环保措施一直是近几年案例分析考试的出题方向,请考生认真总结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的污染防治措施。
问答题
2. 根据该项目A、B、C三股废水的特征,简述项目废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优化污水处理方案。
【正确答案】A、B、C废水混合处理不可行。通过题干信息可知,A、B两股废水可生化性强,而C废水可生化性差,根据“清污分流、污污分流、分质处理”的原则,A、B废水与C废水混合后再生化处理不可行。
优化措施:A、B两股废水混合除油后进行生化处理除碳、脱氨;C股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COD、硝基苯类)通过混凝处理后再用活性炭吸附等物理和物化方法加以去除至达标。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问答题
3.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固废是否可送厂区固废临时储存场堆存?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不可放置在厂区固废临时储存场贮存。理由为由《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可知,含硝基苯类废物为危险废物,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除需防渗外,还需防风、防雨、防晒,不得露天堆场。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此题属于社会服务类危险废物贮存、处置项目的常考问题,涉及的知识点为危险废物堆放要求。主要包括:
(1)基础必须防渗;
(2)危险废物堆内设置雨水收集池,并能收集25年一遇的暴雨24 h降雨量。
(3)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
(4)不兼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
问答题
4. 厂区污水处理厂调节池、曝气池是主要的恶臭源,简述减轻其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
【正确答案】(1)合理规划,设置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确保周边敏感目标不受影响,同时将污水处理厂设置在下风向,减小恶臭的影响范围;
(2)调节池、曝气池周边设置绿化带;
(3)对调节池、曝气池进行加盖处理,同时设置臭气收集系统,通过焚烧或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处理。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在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浓度最高处为污泥处置工段,恶臭逸出量最大处是好氧曝气池,在曝气过程中恶臭物质逸入空气。考生可以从清除恶臭发生源、切断扩散途径及污染受体保护几个方面回答。
问答题
5. 说明项目运营期进行硝基苯定期监测的作用。
【正确答案】(1)定期进行水质、沉积物、生物体中硝基苯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硝基苯类化合物在海水中的扩散、沉积、迁移的情况和规律,防止其污染环境,以及在生物体中累积,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等。
(2)定期监测硝基苯,可控制海水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废水排放对渔业养殖的影响。
(3)对防范企业超标排放,监控环境风险,严格环境保护制度执行等有重要作用。
【答案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本题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联系较为密切,需要认真理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环评报告中提出的环境跟踪监测计划(例如环境污染跟踪监测和生态影响跟踪监测)的目的及意义,只有正确理解之后,才能给出正确答案。
一般情况下,环评中现状监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调查其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容量,给出项目上马前的环境背景值,为预测提供初始浓度;而环境报告中提出项目运营期环境的定期监测,其目的主要有:一是跟踪监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二是监控污染风险,及时发现污染事故,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三是分析特殊污染物(例如难降解、易累积和高毒性的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累积作用,四是保护环境、定期监控特定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定量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