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根据一般均衡分析,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而且还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此,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同时达到均衡时,才能实现。
(2)一般均衡实现的基本条件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当买卖双方都是价格的接受者时,经济中出现一组价格(包括所有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能使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接受。这种状况需满足以下条件:①完全竞争的市场;②资源具有稀缺性;③每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达到效用最大化;④每个厂家在其生产函数决定的投入-产出组合下达到利润最大化;⑤所有市场出清,即各自供求相等;⑥每个厂家的经济利润为零。
(3)一般均衡所反映的经济思想
①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瓦尔拉斯最先认识到一般均衡问题的重要性,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瓦尔拉斯在其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提出瓦尔拉斯定律,即: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在任何价格水平下,市场上对所有商品超额需求的总和为零。由该定律可以推出,经济体系中存在n个商品市场,若其中n-1个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那么,第n个市场也必然是均衡的。据此,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断言,基于局部均衡分析的一般均衡价格存在。
事实上,瓦尔拉斯关于一般均衡存在性的证明逻辑是错误的。但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利用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方法,在相当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证明:一般均衡体系存在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一般均衡体系只有在极其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才存在均衡解,这些假设条件有:任何厂商都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每一种商品的生产至少必须使用一种原始生产要素;任何消费者所提供的原始生产要素都不得大于它的初始存量;每个消费者都可以提供所有的原始生产要素;每个消费者的序数效用函数都是连续的;消费者的欲望是无限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等等。总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全部得到满足时,一般均衡体系就有均衡解存在,而且均衡可以处于稳定的状态,同时均衡是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
②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在理论上确实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即存在着一组价格,能使每一个市场的供求相等,实际的经济体系通过“试探过程”达到这个一般均衡状态。瓦尔拉斯假定,在市场上存在一位“拍卖人”。该拍卖人的任务是寻找并确定能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如下:首先,他随意报出一组价格,家户和厂商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需求和供给。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一致,则他就将该组价格固定下来,家户和厂商就在此组价格上成交;如果供求不一致,则家户和厂商可以抽回自己的申报,而不必在错误的价格上进行交易。拍卖者则修正自己的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改变价格的具体做法是: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该市场的价格,反之,则降低其价格。这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先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报出的价格仍然不是均衡价格,则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