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法院对未成年人初犯档案不予记录是指对未成年人犯罪属于初犯、偶犯这类情形,记录由法院来进行封存,不记录档案。对于我国的法律制度来说,这是一种创新和进步,是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此项规定也彰显了我国法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其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法院的这一行为有利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避免因为曾经的初犯而造成社会以及他人对犯案者本身的一种歧视,进而影响当事人上学、就业甚至生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信任,从而避免“一朝犯罪,终身被毁”的悲剧。另外,一旦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犯罪前科将被解封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避免未成年人再次步入歧途。
法院的做法体现了教育人而非惩罚人的法治精神。但是仅档案不记录,并不能确保未成年人不再犯法,更不能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未成年人之所以发生犯罪行为。与家庭监管不到位、学校法制教育不完善、社会环境不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让未成年人走上正途,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的影响最大,因此,家庭应该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其次,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多开展法制教育。学校是塑造未成年人行为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应多开设普法课程。确保未成年人懂法、守法。
最后,社会各界应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媒体应多做正面引导,肃清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严格控制暴力影像的播出,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