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述斯诺在中国的新闻活动。
 
【正确答案】斯诺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中国人民的朋友。1928年,斯诺来到中国,在中国度过了13年。斯诺在中国主要的新闻活动有: (1)1928—1930年,斯诺在上海担任英文报刊《密勒氏评论报》的编辑,曾在沪杭、沪宁、津浦、京沈、京绥等铁路沿线采访,发表不少新闻作品,描绘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 (2)1930—1932年,斯诺在中国东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及日本、越南等地进行旅行采访,报道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写作《远东前线》一书,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和经过,歌颂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3)1933—1935年,斯诺在北平燕京大学任新闻系讲师,同时兼任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纽约《太阳报》、英国《每日先驱报》的特约记者。这期间,他热情支持并报道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编译出版了《活的中国》一书,介绍左翼作家的作品。 (4)1936年6月到10月,斯诺进入陕北红色区域进行采访。 1936年6月中旬,斯诺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联系与协助下,离开北平到达西安,7月初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从7月至10月,斯诺在陕北根据地进行了广泛的采访,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又到甘肃、宁夏红军前线部队访问彭德怀等军队领导人。毛泽东多次同他长谈,包括他的革命经历和长征的经过等。 同年11月,他在上海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首先发表了题为《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会见》的长篇报道和毛泽东的照片。1937年3月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一书,选载了斯诺提供的国内外报刊发表过的13篇陕北见闻新闻原稿,又以《毛斯会见记》为题,介绍了毛泽东与斯诺在延安的谈话。在上述报道的基础上,斯诺撰写了约30万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1938年1月,美国版本发行。1938年2月,翻译后改名为《西行漫记》在国内发行。 (5)1937年底,斯诺同路易·艾黎等在上海发起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1938年至1939年,斯诺在武汉、重庆、成都等地采访,曾会见周恩来、邓颖超、叶挺等。1939年他以记者和“工合”国际委员会代表身份到延安参观访问,毛泽东再次同他进行了深入交谈。1941年1月,他从香港向美国报刊发稿,报道皖南事变真相,2月即被国民党政府取消记者特权,并被迫回国。 斯诺陕北之行的报道和《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发行,突破了国民党多年的新闻封锁,向全世界相继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和主张,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斗争的功绩和中国工农红军英勇的长征,生动刻画了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鲜明形象,热情描述了根据地人民的革命理想和崭新生活。《红星照耀中国》的问世,被评价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大批进步青年在该书的影响下,奔赴延安,踏上革命征程。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