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该观点表述不科学,原因如下: (1)供求规律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也就是说,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如何实现的规律。 (2)商品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因此,价格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价格水平的变动也是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可见,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而价格则是价值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表现价值,不仅取决于商品的价值量,而且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和生产货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当货币的价值量不变,只是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时,则价格的变化能够恰好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如果货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值量按不同方向、不同比例同时发生变化,价格就可能在现象形态上或高或低地表现商品的价值量。关于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和货币价值量变动的规律是: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动成反比。 (3)商品的价格水平不仅取决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量的变动,而且与商品的供求关系紧密相关。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不变,则价格水平应该是和价值保持一致的,供求关系对价格水平不会发生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交换中,供求一致的情况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致,或者供大于求,或者求大于供,这种供求关系就必然会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动,产生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会低于其价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会高于其价值。但是,反过来,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会引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会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供求关系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正是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的这种反作用,使价格的偏离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即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由此可见,价格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所以,供求规律不是直接表现价值规律,而是通过影响价格间接表现价值规律的。而且供求规律也是内在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4)供求关系的变动,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商品生产者的投资能力、人们收入的水平、消费者的习惯和爱好、商品生产者对商品市场变化的预期、消费者对商品供应的未来估计、商品替代品变化情况、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自然资源的情况等等。这些因素既然影响商品的供求,也必然影响商品的价格。这是在分析商品经济中的价格运动的规律时必须考虑的。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