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K10+000~K11+432为路堑段,K11+432~K12+500段为路堤段,该路段位于纵向坡度为15%丘陵地区,该段地质是液限55%,塑性指数28的细粒土。路堤施工时,为节省造价,施工方将挖方路基土直接作为路堤填料,填筑时采用水平分层法,每级台阶宽为2.5m并设置向外3%的坡度,路床顶最后一层压实后厚度为80mm。施工方路堤填筑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答题     路堤填筑选择的材料及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不恰当。 理由如下: ①原地基土是液限55%,塑性指数28的细粒土,直接作为路堤填筑材料,不妥。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②路堤填筑时每级台阶设置向外3%的坡度,不妥。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③路床顶最后一层压实后厚度为80mm,不妥。路床顶最后一层压实后厚度不应小于100mm。
【答案解析】[考点] 填方路基施工。
问答题     指出路堤填筑施工流程图中A、B、C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A为推土机摊平;B为碾压;C为洒水或晾晒。
【答案解析】[考点] 填方路基施工。
问答题     加筋土挡土墙的适用条件有什么?
 
【正确答案】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答案解析】[考点] 防护与支挡工程的施工。
问答题     请改正加筋土挡土墙施工做法的不当之处。
 
【正确答案】不当之处一:拉筋表面粗糙,布设时呈垂直铺设,用砂将不密贴的部分垫平。 改正:拉筋表面粗糙,布设时呈水平铺设,用砂将不密贴的部分垫平。 不当之处二:用细粒土填筑墙背拉筋锚固段。 改正:用粗粒土填筑墙背拉筋锚固段。 不当之处三: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筋尾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碾压,先向墙面逐步进行,再向拉筋尾部进行。 改正:填料摊铺、碾压应从拉近中部开始平行于墙面碾压,先向拉筋尾部逐步进行,再向墙面进行。 不当之处四:距墙面板1m范围内,采用羊足碾碾压。 改正:填土严禁采用羊足碾碾压,距墙面板1m范围内,采用小型夯机或人工夯实。
【答案解析】[考点] 路基防护与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