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生态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渐将生态城市列为城市发展的优先内容。
面对日益严重的各种城市病,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灾害频发、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快速发展及转型期的明智选择。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它强调的是生态和宜居两个方面。生态城市侧重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宜居城市则侧重居民个体的切身感受,强调与社会的关系。
宜居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模式,更是现代城市应该追求的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发展模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种可持续的模式。提倡宜居观念,按宜居标准建设城市,有利于防止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区半径盲目扩大、人口拥挤、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等问题,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合理高效的经济体系、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景观适宜的人居环境,又强调和谐健康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特色。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事业的推进、公共安全的提高、社会救助的普及,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通过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备、商务成本的降低、创业机会的增加、收入水平的提高,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化都市。
问题: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联系实际,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要求:
(1)根据材料,自选角度,白拟题目;
(2)观点鲜明、论述深刻、内容充实;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例文]
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宜居城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放在了突出位置,为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道路,也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指明了方向。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将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三泖凉波鱼蕝动,五茸春草雉媒娇。”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无数代人留下的一笔丰厚“家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种城市病开始暴露出来,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垃圾围城等问题正考验着城市的发展和智慧。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必然选择。只有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把城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才有基础。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是实现城市宜居。不只是山清水秀,不只是保护生态和防治污染,生态宜居城市追求的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有人们的幸福快乐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如果一座城市人居环境差,公共设施不齐全,道路拥堵不堪,人们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自然不会幸福,宜居也便无从谈起。因此,城市建设要以实现宜居为目标,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城市舒适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要实现生态和宜居的统一。生态宜居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要注重低碳、绿色、可持续,要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要。既有优美、整洁、和谐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也有安全、便利、舒适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称得上生态宜居。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既是保障城市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顺应广大市民呼声构建生态社会的民心所向。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既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以人为本,注重市民的安居乐业,把建设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