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与乙约定,甲窃取了财物后,由乙负责窝藏、销售赃物。乙的窝赃和销赃行为,构成( )。
单选题甲、乙二人合谋抢夺财物。一日,甲向一坐在汽车内的妇女假装问路,乙乘该妇女不备,拉开车门,从其手中抢过提包就跑。甲也随即与乙一同逃跑,当场被群众抓获。群众从甲、乙二人身上各搜出一把匕首。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 )。
问答题某私营企业负责人张某为了帮助其妹妹在上海市购买商品房,利用其作为公司财务部主任的便利,批出3万元的款项到其妹妹的个人账户。后来,该私营企业进行半年财务盘点,发现其中有3万元的账目没有明细记载,通过银行查证,查出汇往上海市的某银行账户。于是,该企业向公安机关报案,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发现是张某所为。 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说明理由。
问答题张某以其女友王某曾经被李某强奸为由,纠集一伙当地的流氓,向李某索要赔偿费,并将李某带至租来的一辆轿车上。当车行至某桥时,张某命李某下车,并和同伙一起将李某打倒在河沟内。之后,张某等人称“要么拿2万元私了,要么去公安局把你告发,让你坐牢”。李某无奈,便打电话向其父筹款,称有麻烦,需要2万元。其间,李某一直被锁在车厢内。在与李某之父约定碰面地点后,当日下午2点左右,张某与其他两人至约定地点收取了李某之父带来的人民币2万元,才将李某放走。 问:张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还是敲诈勒索罪?说明理由。
问答题甲某,男,2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处拘役6个月,1999年12月刑满释放。乙某,男,18岁。2000年4月底,甲某与乙某多次密谋共同实施抢劫,并为此准备了凶器。2000年5月上旬,甲某、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 2000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的例行检查中,因没有身份证和暂住证而受到盘问。经公安人员教育,两个人将上述情况如实供述。
试析:对甲某、乙某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多选题盗窃罪中可以判处死刑的情况有( )。
问答题尹某是某水利局下属单位排灌站的一名退休职工。1981年,排灌站从单位属地中划了一块土地给尹某,供其自建房屋。2003年,排灌站因故要求尹某将其房屋无偿拆除,遭其反对。站长刘某提出由排灌站支付尹某4万元补偿款,但尹某认为补偿不够,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协议。2004年6月29日晚7时许,刘某安排下属租来一台推土机,趁尹某不在家,强行将其房屋推倒。经鉴定,受损房屋及物品价值共计2.8万余元。 问:刘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
问答题从“胁迫”和“威胁”的不同上辨析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中对被害人的威胁。
单选题甲因和乙口角,持一棍殴打乙,因乙躲避不及致棍击中其头部,致使乙当场死亡。之后甲发现乙的口袋中有大量现金,于是将现金拿走。其行为构成( )。
问答题张某、王某、李某以捡破烂和偷窃为生,一日商定对居住在铁路立交桥东侧河边一条水泥船上以收破烂为生的陈某实施抢劫,同时以张某为主初步策划了抢劫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当晚9点左右,张某、王某、李某三人前往陈某居住的水泥船附近伺机作案,并准备了石块和尼龙绳等作案工具。晚12点左右,按照事先的分工,由李某、王某持尼龙绳在舱外守候,张某则以找席子睡觉为由进入陈某居住的船舱。张某先用手掐陈某的颈部,陈某挣脱后逃向舱门,并呼救。守在舱口的李某与王某即用尼龙绳套住陈某的头颈并紧勒,随即张某也参与,李某则脱手用砖块和小板凳砸陈某的头部,王某也随即用石块和螺纹钢击打陈某的头部。三人将陈某杀死后,在船舱中劫得现金800元,然后逃离现场。 问:张某等3人构成抢劫罪还是故意杀人罪?为什么?
问答题王某找到初中同学张某,想让张某帮他找一辆货车往石家庄运棉纱,并承诺每一趟运输都会给张某2000元的报酬,张某当即表示同意。张某本身并没有货车,但后来发现其居所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内,一直停放着一辆解放牌货车,于是就产生了把这车搞来以便运输的念头。次日晚,张某来到该居民小区,用砖头把车窗玻璃砸开,用自制的铁片把汽车的锁打开,将车开到纺织厂附近一处废墟隐藏起来。第三天,张某把该货车的车牌用另一车牌号替代,并打电话告诉王某说找到一辆车,可以运货了。在车装好棉纱开往石家庄的途中,收费站有关人员检查车辆牌照,张某以为自己盗车的行为已经被发现,于是弃车逃跑,当即被检查人员抓回,送往当地派出所。 问:对张某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说明理由。
多选题盗窃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问答题简述敲诈勒索罪与以胁迫、威胁的方法实施抢劫罪的区别。
问答题张某、王某、孙某、李某、万某于2008年夏天谋划弄钱。2008年8月的一天早晨7点半,张某、王某给正在天津出差的北京某公司的刘某打电话,其中张某假冒刘的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捷的哭声“爸!是我……”。刘某惊慌地问:“小捷!你怎么了?”此刻王某以南方人的口音称,“你儿子在我们手上,想要儿子就拿30万元来”。王某让刘某立刻把30万元现金汇到指定账户,而且期间不能挂断电话,否则就撕票。刘某立刻赶回北京,在2小时内将30万元分5次汇到指定账户,而且一直不敢挂断电话。对方收到钱后告诉刘某去某地领儿子。刘某到那里并未见到儿子,打电话给儿子的班主任后才知道儿子根本没出事正在上课。而刘某的30万元早已被孙某、李某、万某在武汉的两台ATM机上取走。后5人分别在苏州、深圳、厦门被抓获。 问:张某、王某、孙某、李某、万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说明理由。
单选题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600元,应当按照( )论处。
问答题张某到王某的小卖部买方便面,并与王某闲聊。正好王某的妻子要上街买东西,问王某要钱,王某从钱包中取出一叠钱抽出三张100元钞票交给妻子。张某在旁目睹了全过程。之后,张某即与王某坐在同一条长凳上闲谈。这时,有一位顾客来买饮料,王某即起身招呼顾客,钱包滑落地上,张某趁王某不备,将钱包拣起藏入衣袋中。张某与王某闲谈几句后,借故匆匆离开,将钱包藏匿于家里的书柜内,钱包内有现金3756元。王某发现钱包丢失后,怀疑是张某所为并找张某询问,张某矢口否认,王某即向公安局报案。同日下午,在公安人员的追查下,张某承认了拿走钱包的事实。 问:张某的行为属于普通的民事不当得利还是构成盗窃罪?说明理由。
问答题甲、乙、丙三人事先商议,欲前往某办公大楼盗窃29寸彩电一台。商议后,某日,在该大楼下班后,三人一起前往。盗得彩电后,由甲、乙二人装入纸箱,一人一边用手抬下楼。丙因空手,便抢先下楼。丙走至大楼门口,恰逢大楼值班员丁从旁边厕所出来准备打扫卫生。见丙形迹可疑,丁大吃一惊,欲用拖把上前阻拦。丙见状抢过拖把,将丁推倒在地,并用拖把塞住了丁的嘴,不让其喊叫。此时,甲、乙抬着彩电从楼上走下,见此状,两人一边说“快走、快走”一边从丙、丁身边走过去。见甲、乙二人走远,丙扔掉拖把,随后赶上,三人一起逃离现场。事后,此案被公安机关侦破,三人归案。
请你就本案中甲、乙、丙三人的行为性质作出评析。
多选题下列哪些情形应以抢劫罪论处?( )
问答题张某为无业青年,一直以来都想用抢钱的方式不劳而获。经过好几个月的调查,张某发现在镇上东街住的一位无儿无女的七甸老翁王某是比较理想的犯罪对象,遂决定从王某处下手抢钱。某日,张某拿着一把花生豆,边吃边敲开王某的房门,说自己是王某的远房亲戚。在王某开门之后,张某就把手中的花生豆扔向王某的脸部,王某出于本能下意识地躲避了一下。这时候,张某发现了王某左手戴的金戒指,立即上前抓住王某的手迅速取下金戒指,往门外逃窜。由于王某大声呼救,张某被闻声赶来的邻居抓住,送到当地的派出所。 问:张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还是抢夺罪?说明理由。
问答题赵某在某酒店大厅内,趁英国籍客人Jackson在办理住宿手续之机,窃得该旅客密码箱一只,内有便携式手提电脑、文件夹、移动电话、飞机票等物。在此之后,赵某又到另一饭店大厅,在总服务台附近,趁埃塞俄比亚籍客人Andrew不备,在其敞开的公文皮包内窃得皮夹一只,内有3500美元、VISA信用卡三张、身份证、驾驶证、马来西亚居住证、国际通用银行阳光卡等物。盗窃后,赵某将所窃的美元兑换得人民币3.6万元。后来,赵某持窃得的三张信用卡,仿冒失主Andrew的英文签名,与其女友一起,先后购物、娱乐、食宿40余次,花费数额计人民币2.6万余元。 问:赵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