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海运提单和海上货运单的主要区别是海运提单是物权凭证而海上货运单不是。( )
问答题供应链管理
问答题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各自特点及前景。[上海财经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问答题国际收支与贸易收支
判断题WTO、IMF是目前世界经济的支柱。
单选题特里芬难题所指的问题是( )。
单选题若甲国和乙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1 0米毛呢、15米麻布和10米毛呢、30米麻布,那么,基于比较优势原则的分工格局为( )。
判断题欧洲美元指的是存人欧洲银行的美元货币。( )
问答题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
问答题简述国际贸易术语的功能。
问答题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问答题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请解释。
问答题中间汇率
问答题内部化理论的涵义和意义。
问答题有效保护率
问答题MT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1980年该公司占据全球的机械设备市场份额的50%,但公司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来自日本KIKO公司的竞争;二是美元的汇率变化。20世纪60年代,KIKO公司只有很小的海外市场,但整个70年代,借助日本出众的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定价低于MT公司产品的10一15%。到1980年,KIKO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5%。1980—1987年间,美元对主要工业国的货币平均升值了87%,这给MT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MT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部件和成品的对外出口,公司雇员的三分之二在美国,并且81%的资产在美国。而美元升值进一步保障了KIKO的价格优势,使KlKO确立了低价竞争者的地位,为了保证MT公司的竞争地位,公司采取三步走的计划:第一,关注美元汇率变化,要求美国政府采取行动降低美元在外汇市场的汇率,同时,公司采取行动避免外汇风险;第二,降低成本,公司关闭了9家分厂,减少了40%的雇员。第三,扩大了公司国外的生产能力。1985年,日美达成《广场协定》,之后美元开始下跌,加上MT削减成本的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MT公司终于稳定了其全球竞争的领导者地位,根据案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国际企业通常会在哪几方面参与外汇交易市场?MT公司在外汇市场上的表现是否活跃? (2)MT公司应如何利用外汇市场避免外汇风险? (3)如果你是MT公司的总裁。你认为公司应将国外生产放在哪类国家? (4)MT公司对外投资时可能面临东道国政府的哪些限制措施?MT公司如何应对? (5)KIKO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广场协定》后,KIKO公司的战略应做怎样的调整?[中国人民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
问答题请论述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挑战。
问答题跨国企业子公司向母公司,子公司直接运用转移价格支付的动机是什么?
问答题主权债务危机[南京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四川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判断题麦当劳在中国允许经销商使用其商标,同时提供日常营运操作、培训、营销、广告、人力资源、采购和店铺选址等广泛的支持和保障。这是一般的许可使用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