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
没有出版的作品尚不是精神文化成果,而一旦出版, 它便成为既是精神产品义是物质产品的出版物。保证出版物产生正面社会效用,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目的。因此,做为编辑人员,应当具备政治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等。自审稿起至样品检查止的编辑工作全过程,是编辑充分展现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舞台。
内容质量上乘的优秀出版物,往往是作者和编辑共同劳动的结晶。所以,编辑人员必须善于做好作者工作, 其工作内容包括:
一是发现作者。编辑要善于发现适合出版单位需要的成熟作者和有发展前途的新作者。
二是选择作者并进行组稿。编辑要根据出版单位的性质、任务、专业分工和出版重点,选择符合出版单位需要的、最合适的作者,组纵相应的稿件。
三是建立作者数据库。编辑应该把有关作者的各种信息一一输入数据库中并保持不变,以保证作者资源在稳定中篷勃发展。
四是与作者保持经常联系。编辑不仅在某一具体出版物的编辑过程中要与相应的作者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交流稿件处理意见,而且在平时也要与基本作者保持经常联系。五是为作者服务。为作者服务主要是围绕作品的出版上作进行的。
五是维护作者权益。在作者与编辑签订出版合同的过程中,编辑要把维护出版社权益与维护作家权益结合起来。
多选题编辑工作之所以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主要是因为编辑工作( )等。
多选题(2004年实务)编辑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 )等
综合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0分)
出版是指创作、编辑、复制作品 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创作形成作品,编辑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复制是以各种方式根据 出版物内容制成若干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出版物的活动,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在当代社会,作为社会化的出版活动,必须由 社会认可的企业或单位来完成。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形出版方式,与传统出版相比,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组稿方式数字化、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非物质化。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出版方式,编辑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编辑人员应该具备政治认知能力、语言文字能力、判断能力、审美能力等各种基本能力。
编辑的政治认知能力表现为对政治形势的发展、社会的政治思想动向有较高的认识和辩析能力,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突发事 件,在复杂的变化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有关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能比较熟悉和准确把握,并能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坚决认真贯彻 执行。
编辑的语言文字能力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规范能力。除了改进语言文字差错,编辑还应通过谋篇布局、修改观点、字斟 句酌、精心润色,提高稿件的语言表达效果。二是加工能力。编辑应该熟悉《中国语言文字法》、《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等 有关的语言文字规范文件,能熟炼正确地识别稿件中的常见差错。三是写作能力。编辑不能越组代疱,代替作者写作,但写作能力同样也是编辑的基本功。
编辑的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对各种稿件从普及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等方面以一定的标准进行衡量,分析判断其是否合格,是否可以出版。
编辑必须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就能使出版物的审美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的形象化、艺术化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使出版物充满美感。
多选题关于编辑与作者、读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等。
单选题编辑工作也是一种语言文字工作,但不要求编辑人员( )。
单选题期刊的编辑过程中,审稿之后的基本环节包括( )。
单选题(2004年实务)编辑学研究通常不涉及对( )的研究
单选题(2018年)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
单选题编辑工作的专业特点表现为( )。
多选题编辑的读者工作一般包括( )等。
多选题(2006年实务)编辑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等
单选题(2016年)将编辑工作作为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
单选题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不包括( )。
单选题(2006年实务)我国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这一要求是由( )所决定的
多选题编辑的读者工作包括( )等具体内容。
多选题(2003年实务)编辑的文字能力主要是指( )
单选题编辑在稿件加工中应当避免( )。
多选题(2004年实务)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体现为( )等
多选题(2005年实务)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