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如果一台主机的IP 地址为192.168.0.10,子网掩码为2555.255.255.224,那么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号占IP 地址的( )位。
单选题在IPv6数据报首部中表示数据报的优先级,以提供区分服务的域段是______。对于基于IP的通信量,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QoS:DiffServ和IntServ。其中,DiffServ机制的基本思想可以简述为______。
单选题利用M/M/1排队论模型分析图28-6所示的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流模型(其中单位时间为1小时)。它表示这样一个执行过程:每小时将会有20个任务达到c1,这20个任务首先经过处理task1,再经过处理task2,最终将结果传递到c3。处理task1和处理task2相互独立,且每个任务到达间隔服从负指数分布。处理task1、task2的平均等待时间分别是______。A.15分钾、6分钟B.12.5分钟、4分钟C.9.5分钟、5分钟D.10分钟、3.5分钟
单选题下面( )不是Web 工作的部分
单选题设传输1K 字节的数据,其中有1 位出错,则信道的误码率为( )。
单选题某公司的业务员甲与客户乙通过Internet交换商业电子邮件。为保障邮件内容的安全,采用安全电子邮件技术对邮件内容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在如图所示的安全电子邮件技术的实现原理图中,(1)~(4)处应分别填入______。A.乙的公钥、DES算法、乙的公钥、乙的私钥B.会话密钥、MD5算法、甲的私钥、甲的公钥C.甲的公钥、乙的公钥、甲的公钥、甲的私钥D.数字证书、甲的公钥、乙的私钥、乙的公钥
单选题L2TP协议是一种二层VPN隧道协议,它结合了Cisco公司的L2F和Microsoft等公司的PPTP的优点。L2TP协议报文封装在______协议之上,它与PPTP的区别之一是______。
单选题用户针对待建设的网络系统的存储子系统提出的要求是:存取速度快、可靠性最高、可进行异地存取和备份,则首选方案是______,其中硬盘系统应选用______。
单选题近期,某大中型企业决定“量身”开发一套适合本企业应用业务特点及网络运行规律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希望该系统能够有选择地记录任何通过网络对应用系统进行的操作并对其进行实时与事后分析和处理;具备入侵实时阻断功能,同时不对应用系统本身的正常运行产生任何影响,能够对审计数据进行安全的保存;保证记录不被非法删除和篡改。该企业的安全审计系统最适合采用______。 (1)A.基于网络旁路监控的审计 B.基于应用系统独立程序的审计 C.基于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的预警系统 D.基于应用系统代理的审计
单选题网络操作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单选题PKI由多个实体组成,其中,管理证书发放的是______,证书到期或废弃后的处理方法是______。
单选题用户从CA安全认证中心申请自己的证书,并将该证书装入浏览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防止第三方偷看传输的信息 B.验证Web服务器的真实性 C.保护自己的计算机免受病毒的危害 D.防止他人假冒自己
单选题数字证书被撤销后存放于______。 A.CA B.CRL C.ACL D.RA
单选题某电子商务公司有两台交换机分别安装在某幢办公楼的5~6层,同属于财务部门的5台PC分别连接在这两台交换机的相应端口上,能够查看财务数据的公司总经理的PC连接在位于第6层的交换机上。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易管理性,规划师最可能选择的方案是______。 A.改变物理连接,将财务部门的5台PC全部移动到公司总经理所在楼层 B.使用路由器,并用访问控制列表(ACL)控制这6台PC之间的数据流 C.构建一个VPN,并使用VTP通过交换机的Trunk传播给这6台PC D.在每台交换机上建立一个相同的VLAN,将连接这6台PC的交换机端口都分配到这个VLAN中
单选题很多系统在登录时都要求用户输入以图片形式显示的一个字符串,其作用是______。 A.阻止没有键盘的用户登录 B.欺骗非法用户 C.防止用户利用程序自动登录 D.限制登录次数
单选题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连网计算机系统的( )。
单选题连上服务器电脑,但是发生了可以看见对方电脑图标的情况下,点进入 后,即使用回答密码却仍无法进入,可能原因是( )。
单选题internet2 可以连接到现在的internet 上,但他的宗旨是组建一个为其成员组织服务的专用网络,初始运行速率可以达到( )。
单选题定义清晰的项目目标将最有利于______。 A.全面分析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 B.提供项目数据以利决策 C.提供一个开放的工作环境 D.提供定义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
单选题五阶段周期是较为常见的迭代周期划分方式,将网络生命周期的一次迭代划分为需求规范、通信规范、逻辑网络设计、物理网络设计和实施阶段共5个阶段。其中搭建试验平台、进行网络仿真是______阶段的任务。 A.需求规范 B.逻辑网络设计 C.物理网络设计 D.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