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员工实体Emp(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联系方式,部门号),其中“联系方式”要求记录该员工的手机号码和办公室电话,部门号要求参照另一部门实体Dept的主码“部门号”。Emp实体中存在派生属性和多值属性: (49) ;对属性部门号应该进行 (50) 约束;可以通过命令 (51) 修改表中的数据。
考虑下述背包问题的实例。有5件物品,背包容量为100,每件物品的价值和重量如下图所示,并已经按照物品的单位重量价值从大到小排好序。根据物品单位重量价值大优先的策略装入背包中,则采用了______设计策略。考虑0/1背包问题(每件物品或者全部装入背包或者不装入背包)和部分背包问题(物品可以部分装入背包),求解该实例得到的最大价值分别为______。
采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______。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面叙述中______内的最确切的解答,把相应编号写在答卷的对应栏内。计算机网络中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循约定的标准协议。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功能,如: (1) :用于网络管理; (2) :用于移动电话无线上网; (3) :可用于家庭拨号上网; (4) :一种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通信规程; (5) :一种路由选择协议。
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用于求解图上的单源点最短路径。该算法按路径长度递增次序产生最短路径,本质上说,该算法是一种基于______策略的算法。
在某些程序设计语言中,在运行过程中当一个对象发送消息请求服务时,根据接收对象的具体情况将请求的操作与实现的方法进行连接,称为______。
给定供应关系SPJ(供应商号,零件号,工程号,数量),查询某工程至少用了3家供应商(包含3家)供应的零件的平均数量,并按工程号的降序排列。 SELECT 工程号, (18) FROM SPJ GROUP BY 工程号 (19) ORDER BY 工程号 DESC;
设有学生实体Student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关系,联系电话),其中“家庭住址”记录了邮编、省、市、街道信息;“家庭成员,关系,联系电话”分别记录了学生亲属的姓名、与学生的关系以及联系电话的信息。 学生实体Students中的“家庭住址”是一个 (59) 属性;为使数据库模式设计更合理,对于关系模式Students (60) 。
某医院数据库的部分关系模式为:科室(科室号,科室名,负责人,电话)、病患(病历号,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和职工(职工号,职工姓名,科室号,住址,联系电话)。假设每个科室有一位负责人和一部电话,每个科室有若干名职工,一名职工只属于一个科室;一个医生可以为多个病患看病;一个病患可以由多个医生多次诊治。科室与职工的所属联系类型为 (64) ,病患与医生的就诊联系类型为 (65) 。对于就诊联系最合理的设计是 (66) ,就诊关系的主键是 (67) 。
关系R、S分别如表6-15和表6-16所示,关系代数表达式π1,5,6(σ2=5(R×S))= (38) ,该表达式与 (39) 等价。 表6-15 关系R A B C 3258 05811 36912 表6-16 关系S A B C 3456 10111011 1161314
有多种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段或网络之间的互连,互连设备通常可按工作在OSI模型中的层次来划分。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连的称为 (1) ;在网络层实现互连的称为 (2) ;在传输层及以上高层实现互连的设备称为网关或 (3) 。 (3) 也是一种用来构造局域网的常用设备,通常可以用双绞线把服务器与PC客户机等连入 (4) 。
设有关系模式R(课程,教师,学生,成绩,时间,教室),其中函数依赖集F如下: F=课程→→教师,(学生,课程)→成绩,(时间,教室)→课程,(时间,教师)→教室,(时间,学生)→教室 关系模式R的一个主键是 (61) ,R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62) 。若将关系模式R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R1(课程,教师)、R2(学生,课程,成绩)、R3(学生,时间,教室,课程),其中R2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63) 。
关系R、S分别如表6-11和表6-12所示,可由(25)基本的关系运算组成,=(26)。表6-11关系RABCabcbadcdedfg表6-12关系SACDacddfgbdg
若关系R、S分别如表6-20和表6-21所示,则关系代数表达式π1,3,7(σ3<6(R×S))与______等价。 表6-20 关系R A B C D 1 2 4 6 2 3 3 1 3 4 1 3 表6-21 关系S C D E 3 4 2 8 9 3
要在8×8的棋盘上摆放8个“皇后”,要求“皇后”之间不能发生冲突,即任何两个“皇后”不能再同一行、同一列和相同的对角线上,则一般采用______来实现。
相对于DES算法而言,RSA算法的 (1) ,因此,RSA (2) 。
操作序列T1、T2、T3对数据A、B、C的并发操作如表6-8所示,T1与T2间并发操作 (14) ,T2与T3间并发操作 (15) 。 表6-8 操作序列T1、T2、T3对数据A、B、C的并发操作 时间 T1 T2 T3 t1 读A=50 t2 读B=200 t3 X1=A+B t4 读B=200 t5 读B=200 t6 B=B-100 t7 写B t8 读A=50 t9 读B=100 t10 X1=A+B t11 验算不对 写B=B+50 t12 写B
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完整性约束的建立需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______语言来实现。
属于面向对象、解释型程序设计语言的是______。
______是一个类与它的一个或多个细化类之间的关系,即一般与特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