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甲将其一篇文章投递给杂志社。未经甲的许可,杂志社便委托乙对甲的文章进行修改,然后杂志社将署名为乙和甲的文章发表在其刊物上,则 (11) 。
单选题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模型)中的基本语义单位是实体和联系。ER模型的图形表示称为ER图。联系可以同 (37) 实体有关。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是 (38) 。 利用ER模型进行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可以分成3步:首先设计局部ER,然后把各个局部ER模型综合成一个全局的模型,最后对全局ER模型进行 (39) ,得到最终的ER模型。 ER模型向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是把一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键是关系的键。把一个联系类型转换成一个 (40) ,参与该联系类型的各实体的键以及联系的属性转换 (41) ,其中的键由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决定。
单选题在UML中,有如图13-14所示的图。现有如下说法:①这两幅图是等价的,都表示一个名叫Query.dll的构件;②两幅图中的半圆表示需要名为Java.sq1.conection的接口;③两幅图中的小圆表示需要名为“查询”的接口;④两幅图中的小圆表示可提供名为“查询”的端口。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有(37)。
单选题进程 P1、P2、P3和 P4的前趋图如下:
若用 PV操作控制这几个进程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 4个信号量 S1、S2、S3和 S4。且信号量初值都等于零,图中 a和 b应分别填写(25),c和 d应分别填写(26)。
单选题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而又基本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若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可以分为______。
单选题回调(Callback)函数是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中常用的一种机制。在设计模式中,{{U}} (45) {{/U}}模式就是回调机制的一个面向对象的替代品。
单选题在支持多线程的操作系统中,假设进程P创建了若干个线程,那么______是不能被这些线程共享的。
单选题PERT图常用于管理项目进度,某PERT图如图13-13所示。其中,4号顶点的最迟开始时间、8号顶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两个信息未知。那么,4号顶点的最迟开始时间、8号顶点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16)、(17),该PERT图的关键路径为(18)。
单选题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其中关系模型主要特征是用 (43) 表示实体集, (44) 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运算以关系代数为理论基础,关系代数的最基本操作是并、差、笛卡尔积、 (45) 。完整性规则提供了一种手段来保证当授权用户对数据库作修改时不会破坏数据的一致性。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其中参照完整性要求 (46) 。假设关系R的属性F是关系S的外码,在对关系R和S的操作中,不可能破坏参照完整性的是 (47) 。
单选题已知关系R、S,如图13-1所示。那么R÷S的结果是(21)。
单选题设置DMZ保护内部网络,则内部用户可以 (63) 。
单选题假设磁盘臂位于15号柱面上,进程的请求序列如下表表示,如果采用最短移臂调度算法,那么系统的响应序列应为( )
单选题下边说法不正确的是 (46) 。
单选题下列网络互连设备中,属于物理层的是
单选题●若某计算机系统的I/O 接口与主存采用统一编址,则输入输出操作是通过(2)指令来完成的。
单选题某数据库中有员工关系E、产品关系P、仓库关系W和库存关系I,其中:员工关系E(employeeID,name,department)中的属性为:员工编号,姓名,部门;产品关系P(productID,name,model,size,color)中的属性为:产品编号,产品名称,型号,尺寸,颜色;仓库关系W(warehouseID,name,address,employeeID)中的属性为:仓库编号,仓库名称,地址,负责人编号;库存关系I(warehouseID,productID,quantity)中的属性为仓库编号,产品编号和产品数量。若要求仓库关系的负责人引用员工关系E的员工编号、员工关系E的员工编号、仓库关系W的仓库编号和产品关系P的产品编号不能为空且唯一标识一个记录,并且仓库的地址不能为空,则依次要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是{{U}}(52){{/U}}。若需得到每种产品的名称和该产品的总库存量,则对应的查询语句为:
单选题某字长为32位的计算机的文件管理系统采用位示图(bitmap)记录磁盘的使用情况。若磁盘的容量为300GB,物理块的大小为1MB,那么位示图的大小为( )个字。
单选题为适应网络带宽和降低存储器存储容量的要求,科技工作者开发了许多算法,用于压缩各种各样的数据。假设处理系统的计算精度足够高,由此造成的数据损失可忽略。其中,嵌入式零树小波(EZW)编码 (37) 。
单选题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32) 。
单选题标准化的目的之一是建立最佳秩序,即建立一定环境和一定条件的最合理秩序。标准化的另一目的,就是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