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问题3】
在第4步中,进入虚拟操作台后,在IOS环境下输入了如下的配置,请解释(1)~(4)处的标有下划线部分配置命令的含义(“◇”后为配置内容,“●”和“//”后为注释内容)
●配置服务器信息。
◇hostname Cisco 2509 //服务器名称
◇enable secret ****** //特权口令
◇ip domain-manl wxx.edu.cn //设置拨号服务器所属域名
◇ip-name-server202.112.77.2 //设置拨号服务器DNS(1)(此处有3条下划线)
◇{{U}}async-bootp subnet-mask 255.255.255.0{{/U}}
◇{{U}}async-bootp gateway202.112.77.254{{/U}}
◇{{U}}async-bootp dns-server202.112.77.2{{/U}}
●配置Ethenlei Port(略)。
●配置动态分配的地址池。
◇ip local pool pool2509 202.112.79.1 202.112.79.8 //定义IP地址池
●配置Asynchronous Interface。
//异步口是RAS服务器上连接modem,用于用户拨号的端口
◇ interface Group-Async 1 //对第一组异步接口进行配置,对异步口的配置可以按组,也可以按单个口
group-range 1 8 //划定1到8号异步口属于第一组
encapsulation pap //加载点到点协议
(2)(此处有2条下划线)
{{U}}ansync dynamic address{{/U}}
{{U}}ansync default address pool pool2509{{/U}} //pool2509的定义见“配置动态分配的地址池”部分
PPP authentication pap //设置PPP的验证方式为用户口令方式
●配置router信息。
(3)(此处有3条下划线)
◇{{U}}router rip{{/U}}
{{U}}network 202.112.77.0{{/U}}
{{U}}network 202.112.79.0{{/U}}
●配置拨号服务器的默认路由(略)。
……
●配置存取用户组。
◇access-list 1 pormit 202.112.77.0.0.0.255 //定义用户组的范围
●配置Asynchronous PORT(略)。
●配置vty。
◇Iine vty 0 4 //配置虚拟终端
(4)(此处有3条下划线)
{{U}}access-class 1 in {{/U}}//access-class的定义见“配置存取用户组”
{{U}}pasword * * * * * * {{/U}}
{{U}}login{{/U}}
问答题【问题1】
具有综合业务传输能力的HFC网络由视频前端(FE)、主数字终端(HDT)、光纤节点(FN)、网络接口单元(NIU)、综合业务单元(ISU)及传输线路等构成。根据HFC网接入Internet的典型配置,将图 8-11所示的拓扑图中(1)~(5)空缺处名称填写完整。
问答题[问题1]通常VLAN有静态和动态2种实现方式,这2种方式分别是如何实现的?各有什么特点?Switch1采用的是哪种实现方式?
问答题【问题3】 以下为Cisco以太网交换机Catalyst 2924(ws-c2924xlA,拥有24个10/100Mbit/s自适应端口)的VLAN划分命令,请解释(1)~(3)处的标有下划线部分配置命令的含义。(“//”后为注释内容) switch>en //进入特权执行态 switch#config term //进入通用配置状态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1 //配置vlan 1(ID为1的Vlan) (1)(此处有2条下划线) switch(config-if)# ip address 202.112.111.23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 management switch(confing-if)# exit //退出对vlan的配置状态 …… ……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0/1 //配置第一模块的第2个端口 (2)(此处有2条下划线)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ess vlan switch(conflg-if)# exit //退出对端口的配置状态 …… …… 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o/2 //配置第一模块的第3个端口 (3)(此处有2条下划线)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multi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ulti vlan add 2,3 switch(config-if)# exit//退出对端口的配置状态
问答题【问题1】 通常,在该图书馆架构无线局域网(WLAN)的设计流程需要经过以下6个阶段:A.设备软硬件安装、调试B.确定无线局域网物理结构C.确定无线局域网逻辑结构D.进行需求分析和现场调研E.验收测试和维护F.进行设备产品的市场调研 根据网络开发设计的过程,给出上述6个阶段的先后排序: (1) 。
问答题【问题2】防火墙的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工作在TCP/IP协议族的(5)。在图3-7所示的网络拓扑图中,内部网络经由防火墙采用NAT方式与Internet网络进行通信,防火墙的网络地址转换功能的配置界面如图3-8所示。请将图3-8中(6)~(8)空缺处的内容填写完整,以实现整个内部网络段的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公网IP地址。【供选择的答案】(5)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服务层(6)A.211.156.169.0/30B.211.156.169.6/28C.192.168.10.0/24D.any(7)A.WANB.LANC.DMZD.FUN(8)A.211.156.169.1B.211.156.169.2C.192.168.10.254D.211.156.169.6
问答题【问题5】 读者小郭的笔记本电脑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并对无线网卡进行了正确的参数设置。 (1)当他来到无线阅览室访问图书馆内部网数据资源时,可以在操作系统的cmd窗口下运行 (2) 命令进行手工释放IP地址。 (2)当无线阅览室采用Web+DHCP方式解决WLAN接入问题时,小郭可运行 (3) 命令来判断或测试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是否与该无线局域网连通。 (3)当无线阅览室的WLAN采用IEEE802.11b标准时,读者小郭在对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无线网卡进行配置时(配置界面参见图7-9),“EncryptionLevel”选项应选择 (4) 协议,该协议支持40位和 (5) 位的密钥。
问答题
如今无线技术发展迅速,请回答下面关于无线通信方面。
问答题【问题2】 通过电力线上网是否需要拨号?
问答题【问题1】
L2TP协议是一种基于{{U}} (1) {{/U}}协议的二层隧道协议,它结合了Cisco的L2F和Microsoft PPTP的优点。该协议报文在传输层封装{{U}} (2) {{/U}}协议之上,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L2TP协议对控制报文采取了{{U}} (3) {{/U}}机制,并要求tunne1对端设备在隧道(tunne1)建立之后,定期交互hello报文。
问答题试题一(共20分)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说明]某单位计划部署园区网络,该单位总部设在A区,另有两个分部分别设在B区和C区,各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分布如图1-1所示。该单位的主要网络业务需求在A区,网络中心及服务器机房亦部署在A区:B区的网络业务流量需求远大于C区:C区虽然业务量小,但是网络可靠性要求高。根据业务需要,要求三个区的网络能够互联互通并且都能访问互联网。同时基于安全考虑,该单位要求采用一套认证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和上网行为管理。
问答题【问题2】为了禁止IP地址为202.161.158.239~202.161.158.254的主机访问该网站,在图12-10所示的“IP地址和域名限制”对话框中单击“添加”按钮,增加两条记录,如表12-1所示。填写表12-1中的(3)~(5)处内容。图12-10IP地址子网掩码一组主机(3)(4)一台主机(5)表12-1
问答题现以一台远程访问服务器(Remote Access Server,RAS)Cisco 2509、RJ45为例来说明。 第一步,准备安装与调试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RAS——Cisco 2509、RJ45直通线、 RJ45转9针串口转换器、计算机。 第二步,硬件连接,RJ45直通线一头插入Cisco 2509的Console口,另一头接RJ45转9针串口转换器,再将转换器接到计算机的串口。 第三步,RAS加电,在计算机上调用Windows 98下的超级终端程序,配置设备连接参数,以便进入Cisco设备的虚拟操作台。 第四步,输入Cisco 2509的IOS配置命令。 第五步,将调试完毕的设备连入本地网络,通过拨号验证配置是否正确。
问答题【问题1】 假如有一台PC连接在如图10-1所示的交换机(10/100M自适应的交换机)上,通信正常,但是将100M的网卡连到交换机上时显示红灯,通信不正常,请分析故障原因并给予解决。
问答题【问题3】基于Windows2003操作系统的双协议栈主机的cmd窗口中,输入{{U}}(5){{/U}}命令可进行IPv6的路由跟踪,图7-12所示是使用该命令后系统的部分返回信息。根据图7-12所示的返回信息可知,{{U}}(5){{/U}}命令在传输层默认使用{{U}}(6){{/U}}协议,源端口使用32834,目的端口使用33434,中间路由器回送{{U}}(7){{/U}}报文,目的端回送{{U}}(8){{/U}}报文。
问答题试题二(共20分)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某公司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2-1所示
问答题【问题4】 EPON使用什么复用技术?
问答题【问题2】 假设该企业每名员工配备有一台计算机,每个部门有独立子网:员工所用PC机的IP地址由其所在部门指派,由企业信息部负责IP地址的管理,应用软件的配置、维护和升级等工作。若该企业要求实现各子系统的用户只能通过安装在本部门的客户机处理其业务的访问控制策略1,例如合同管理子系统的用户在处理业务时只能使用安装在本部门的客户机,则需要通过检测客户机的 (1) 地址,用以判断客户端是否来自授权部门。 若该企业要求实现只允许授权职工通过为其配置的客户机使用差旅审批子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2,则需要通过检测客户机的 (2) 地址,用以判断客户端是否来自授权的计算机。
问答题【问题1】 请说出图9-2的(1)处的设备名称?
问答题[问题3]1.路由器2上采用了NAT技术。NAT中的动态地址翻译和IP地址伪装有什么区别?2.图4-2是路由器2上的地址伪装表,将图4-2中(1)~(5)处空缺的信息填写在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