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题某药材来源于豆科植物,二基原。药材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端急尖,叶基不对称,全缘;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C型题某药材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
C型题 自然界的花儿不仅形态各异,颜色更是五彩缤纷,那么,鲜花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呢?原来,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正是因为这些色素,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造就花儿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叫做“花青素”,是自然界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
C型题 2012年,警方在厦门一小区内捣毁一制毒贩毒团伙,该团伙以中药材麻黄为制毒原料,提取其成分麻黄碱,并最终将其制成冰毒。麻黄碱为有机胺类生物碱,具有拟肾上腺素作用,但性质较温和,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中枢作用。
C型题某药材,呈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C型题某药材,呈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C型题某药材属于叶类中药。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药材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具小叶,外侧小叶耳状或箭形;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毛或近无毛,网脉明显;叶片革质;气微,味微苦。
C型题该药材的原植物有
C型题 患者,男,24岁,自诉头痛、咳嗽、口干、咽痛,中医辨为风热感冒初起证,处以桑菊饮,其药物组成为:桑叶、菊花、苦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
C型题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是我国特产药材,为常用重要中药。麻黄中含有多种生物碱,以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主。
C型题 六味地黄丸由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C型题某药材,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
C型题某药材的原植物是密花豆,人药部位为藤茎;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秋、冬二季采收。
C型题某药材呈四方形或不定形块状,大小不等。表面铁黑色或黑红色,研成粉末血红色。
C型题8. 某患者,女,42岁,患有月经不调,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中医诊为崩漏,证属脾不统血,处以人参归脾丸,其药物组成为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
C型题某药材,呈新月形或扁球形,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鳞叶肥厚。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C型题某药材的原植物是密花豆,人药部位为藤茎;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秋、冬二季采收。
C型题某药材,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
C型题患者,女,63岁,因头晕入院,测血压为160/100mmHg,医生给其用硝苯地平和普萘洛尔。
C型题表实感冒颗粒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的颗粒。
药物组成:紫苏叶150g、葛根150g、白芷100g、麻黄100g、防风150g、桔梗100g、桂枝150g、甘草100g、陈皮100g、生姜83.3g、炒苦杏仁100g。
制法:以上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23(50℃)的清膏,加入糊精、蔗糖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或加入糊精、阿斯帕坦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500g,即得。
功能与主治: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用于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白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