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题6. 某药材呈类圆柱形,中部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微弯曲似羊角,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C型题2016年1月,某药厂生产的某注射液因热原要求不合格,导致了广东省境内出现了2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聚集性报告,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表现为寒战、头晕、发热、胸闷等。经广东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该批药品热原项目检查不合格。
C型题 患者,男,45岁。因受凉出现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C型题 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四大方法.其中中药的真实性鉴定系指根据原药材的形态、药材性状、显微和理化等特征,鉴定其正确的学名和药用部位,并研究其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相关规定。
C型题某药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C型题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曾针对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肝损伤风险的因素,认为以下四点情况可能会增加肝损伤风险:(1)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2)生何首乌较之制何首乌可能更易导致肝损伤。(3)有服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肝损伤个人史的患者。(4)同时使用其他可导致肝损伤的药品。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予以注意。
C型题 患者,女,20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稀白。治疗选用荆芥。
C型题 患者崩漏下血,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质紫暗,脉涩,治疗首选三七。
C型题 患者,男,45岁。咳嗽,吐痰清稀,鼻塞流涕。建议选择性温归肺经的药物治疗。
C型题某药材的原植物是密花豆,人药部位为藤茎;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秋、冬二季采收。
C型题 在中医处方笺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炮”“煅”“炙”等字样,“炮制”是指中药从采集到制成“饮片”供药用.中间经过许多加工程序。
C型题该药材来源于某药材属于叶类中药。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药材为三出复叶,小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顶生小叶基部心形,两侧具小叶,外侧小叶耳状或箭形;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毛或近无毛,网脉明显;叶片革质;气微,味微苦。
C型题某药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C型题 患者,男性。疟疾发作多日不愈,寒热时作,倦怠乏力,食少,形体消瘦,遇劳则发,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治疗方剂为何人饮。何人饮由何首乌、当归、人参、陈皮、煨生姜组成。
C型题 患者,男,50岁。患消渴病5年,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辨为肾阴虚证,处以六味地黄汤,药用:熟地黄24g,酒萸肉12g,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C型题 患者,女,70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口干。舌淡,苔少,脉细涩。
C型题某药材的入药部位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主产于河南、浙江、四川、云南等省。药材表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雄蕊5,花药聚合呈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C型题某药材,呈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胶状物。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C型题某药材的原植物是密花豆,人药部位为藤茎;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秋、冬二季采收。
C型题某药材,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 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l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