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题某男,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处以中成药防风通圣丸,连续服用3天,诸症悉除。
A型题患者,男,39岁,因长期加班,在灯光下工作至深夜,20多天后,神疲乏力,心悸怔忡,虚烦失眠,健忘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血少所致的神志不安证。处以天王补心丸。
A型题某男,48岁。一月来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舌红苔少,脉细数。医师辨证后处方六味地黄丸。
A型题患者,男,55岁。症见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医生诊断后配以肉桂、附子(制)、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进行治疗。
A型题某女,56岁。症见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医师诊断后配以党参、炒白术、茯苓、大枣、生姜、炙甘草进行治疗。
A型题患者,男,70岁,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疫毒,致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鼻干唇燥,脉数无力。中医诊断处方养阴清肺膏。
A型题某男,18岁,夏季贪凉饮冷,遂致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重身倦,胸闷泛恶,舌苔薄白而腻。医师诊为阴暑,处方为香薷、厚朴、白扁豆,水煎服。
A型题某女,50岁,患慢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痰多,气逆喘促;医师诊断为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
A型题患者,女,48岁。臀部患痈疮,已溃破,但腐肉不去,新肉不长。建议用升药。
A型题患者,女,37岁。暑天身染疟疾,往来寒热,胸闷头痛,恶心纳呆。建议选用青蒿治疗。
A型题某女,33岁,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头晕眼花,脉细。医师辨证后处方为四物合剂
A型题患者,男,29岁。全身皮肤发黄,伴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建议选择以茵陈为主配伍治疗。
A型题患者,女,25岁。妊娠2个月,因饮食不慎,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而腹泻,苔腻脉滑。建议选择砂仁配伍应用。
A型题患者,男,30岁,因旅行遇雨,感冒发热,中医误用双黄连口服液,以致表邪内陷,寒热交替,证如疟疾。西医误用金鸡纳止疟,病遂加剧。症见恶风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四肢全身肌肉酸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紧。诊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处方九味羌活丸。
A型题患者,男,55岁。症见腰膝疫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医生诊断后配以肉桂、附子(制)、熟地黄、酒萸肉、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进行治疗。
A型题患者,男,23岁,酒精过敏者,3天前因搬家时不注意造成腰部扭伤,疼痛,咳嗽或活动时疼痛明最。不能俯仰、转侧,局部无红肿。后又因下楼梯时滑倒,导致脚踝处红肿痛。中医诊断为运动不当导致闪腰岔气、筋伤骨折。处方接骨丸。
A型题患者,6岁,冬季随祖父捕鱼,感染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痰涎清稀而量多,痰饮喘咳,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断证风寒水饮证,处方小青龙胶囊。
A型题患者,男,35岁。骑车不慎被撞击致左小腿受伤,局部瘀肿疼痛,表皮渗血。经X片检查,无骨折,建议选用三七治疗。
A型题患者,男,45岁,发热而小便不利,有时带有血块,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此为热结膀胱之湿热淋证,故处方八正合剂。
A型题患者,男,39岁,因久患痔疮,便血,有脱肛症状,辨证为风邪热毒所致肠风下血,处方槐角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