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题某男,37岁。长夏时节,天气由暑热突转阴雨连绵,因着衣不慎,遂致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舌质淡红,苔白腻。证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感冒。接诊医师处以藿香正气水,服用2天后症状消失。
A型题患儿,女,6岁,近期出现厌食症状,进餐后偶尔出现恶心呕吐,常常口渴欲饮,且脘腹胀满,大便干燥。就诊后医生配以小儿化食丸,用药三天后,病情减轻,七天后完全康复。
A型题患者,男,39岁,因长期加班,在灯光下工作至深夜,20多天后,神疲乏力,心悸怔忡,虚烦失眠,健忘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阴虚血少所致的神志不安证。处以天王补心丸。
A型题患者,女,55岁。因受风寒,咳痰清稀量多色白,胸脘痞满不适,时有恶心欲吐,苔白腻,脉滑濡。建议选择半夏配伍治疗。
A型题患者,女,17岁,感冒后,咳嗽,身不热,口微渴,自行服用表实感冒颗粒后1日后,病情未见好转,故来医就诊,此时其症如前,其脉浮数,舌苔薄黄,诊为风热感冒初起。
A型题患者,男,16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脓血,舌质红,脉滑数。建议选用黄连配木香治疗。
A型题患者,女,30岁,经后血虚,为阴血耗损,阴不维阳,阳气无所依附,致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脉洪大而虚,按之无力,为气血两虚证,处方当归补血口服液。
A型题女,24岁,面色黄暗红,面颊、额头、下巴部位大量粉刺、丘疹、脓疱、结节,色暗红,高出皮肤,触之压痛,凹洞瘢痕明显,大便干燥。中医辨证论治之后处方当归苦参丸。
A型题妇人久患血崩,肢体消瘦,饮食道口,但闻腥臊,口出津液,强食少许,腹中作胀,此血枯之证,肺肝脾亏损之病,处方八珍颗粒。
A型题患者,男,感冒后出现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塞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诊断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处方桂枝合剂。
A型题患者,女,23岁。经期先后不定,经前乳房胀痛,经期小腹坠胀,性情急躁,苔薄黄,脉弦。建议选择香附为主治疗。
A型题患者,男,45岁c症见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宜首选的中成药是黄连上清丸。
A型题患者,男,43岁,近日常觉腰膝疫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痰饮喘咳。中医诊为肾阳不足,处方桂附地黄丸。
A型题患者,男,26岁。喘咳3年,每至春暖花开时哮喘发作,每伴少量黄稠痰,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脉弦滑。建议用地龙。
A型题患儿,男,5岁,外感风热而出现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咳痰,咳喘气促等症状,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就诊后,服用小儿咳喘灵颗粒,症状缓解。
A型题患者,47岁,诊为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处方以香连丸,一日3次,一次6~12丸。
A型题患者,女,30岁。经后血虚,为阴血耗损,阴不维阳,阳气无所依附,致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淡,脉洪大而虚,按之无力,为气血两虚证,处方当归补血口服液。
A型题患者,女,35岁。雪天骑车外出,右下肢骨折,已用石膏固定。建议选用土鳖虫辅助治疗。
A型题患者,女,40岁,二月初,病伤寒八九日,四肢逆冷,自利腹痛,目不欲开,神衰欲寐,冷汗自出,脉微细欲绝。辨证为心肾阳衰之寒厥证,处方四逆汤。
A型题患者,男,57岁。因失眠多梦两周就诊,现有心神烦乱,有时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心悸不宁,舌尖红,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