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6岁。患蛔虫病,予以使君子炒香嚼服以杀虫驱蛔,每日应服用数量为
某女,55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心悸,开具药物:人参、玄参、赤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枯梗、当归、二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朱砂。根据病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患者,女,32岁。月经非时而下,经期延长,经血暗红,量少而淋沥不畅,咽干颧红,两目干涩,心烦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沉细无力。针对此证,应采用的治法是
某男,47岁。近日胸膺满闷,短气喘息,咳嗽痰多,色白黏腻,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脉小滑。中医诊断为肺胀,证属痰浊阻肺,治以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开具的处方为:紫苏子、半夏、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肉桂、白芥子、莱菔子。方中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调配时应付
患者,女,32岁。月经非时而下,经期延长,经血暗红,量少而淋沥不畅,咽干颧红,两目干涩,心烦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沉细无力。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某女,55岁。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呜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心悸,开具药物: ;人参、玄参、赤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枯梗、当归、二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朱砂。根据病例,请回答以下问题。方中含有有毒药物朱砂,过量服用会出现中毒反应,中毒后可使用的解毒药物是
某男,48岁。自觉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关节屈伸不利,呈游走性疼痛,兼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医师辨证为行痹,予以防风汤加减,药物有防风、川芎、甘草、枇杷叶等。执业药师嘱咐患者煎药时枇杷叶应
富含鞣质,长期储存或加工后容易引起颜色变化的饮片是
某女, 54岁。有冠心病史,近来常觉心胸隐隐作痛,遇劳即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体胖有齿痕,色淡暗,苔薄白,脉弱而涩。根据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
用量依君臣佐使而递减是中药复方中最为常见的药物配伍原则,一般君药用量最大,臣药次之,佐使药用量为小,故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指出:“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使又次之。”以下中药复方配伍属于这一情况的是
某女, 54岁。有冠心病史,近来常觉心胸隐隐作痛,遇劳即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体胖有齿痕,色淡暗,苔薄白,脉弱而涩。针对此证,应采用的治法是
某男,64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3年余就诊。3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而量多,尿液浑浊而黄,大便干燥秘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平素嗜好肥甘厚味,长期饮酒,每天白酒半斤,运动量少,体重从100 kg 下降至80kg。查空腹血糖9.0 mmol / L、西医诊断为糖尿病,中医诊断为消渴病,辨证为阴虚燥热证。开具处方如下:玉女煎加味:煅石膏30 g,熟地黄20 g,麦冬15 g,知母10 g,怀牛膝10 g,天花粉15 go共5剂,水煎温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西药:盐酸二甲双胁片5o0 mg×20片,500 mg/次,3次/日。从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引起疗效不佳的原因属于
萜类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不少萜类化合物对肝脏有明显毒副作用。其中可引起急性中毒性肝炎,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肝肿大,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药物是
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医师得知患者在服用地高辛片后,加了一味中成药,该药物是
某男,38岁。因“感冒到当地诊所就诊,予维C银翘片口服4次/日,每次4片。3天后,患者全身泛发红斑,自觉轻微瘙痒。前往医院就诊。查体︰体温36.8℃,脉搏88次/分,血压152/88mmHg,神志清楚;四肢躯干泛发红斑,部分融合,压之褪色,米粒至蚕豆大小,皮温不高。诊断;发疹型药疹。给予甲泼尼龙20mg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mg口服等治疗,患者好转,症状消失。上述病例中,用药错误评估分级为
某女,47岁。因入睡困难就诊,医生询问其症状,自诉常觉心烦,心悸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近半年出现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根据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
某人为追求何首乌乌发功效,过量服用生何首乌之后出现严重中毒反应,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某女,47岁。因入睡困难就诊,医生询问其症状,自诉常觉心烦,心悸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近半年出现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针对此证,应采用的治法是
某女,47岁。因入睡困难就诊,医生询问其症状,自诉常觉心烦,心悸多梦,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近半年出现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选用的方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