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开口度检查记录的是A.患者大张口时,上下唇缘之间的距离B.患者大张口时,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C.患者大张口时,上下后牙之间的距离D.患者大张口时,患者鼻底至颏底之间的距离E.患者大张口时,上下前牙牙槽嵴之间的距离
单选题下颌角在生长发育中,可因人种、年龄、性别等而有所不同。12岁时恒牙咬合完成时,下颌角为 A.140°~160° B.130°~140° C.120°~125° D.100°~110° E.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患者,男,60岁,4个月前因牙周病拔除,余留牙无异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双侧基牙固位体应选用A.对半卡环B.联合卡环C.延伸卡环D.RPI卡环E.三臂卡环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临床表现的是
单选题注射麻醉药物后出现牙关紧闭,常见的可能原因是 A.患者因大张口出现闭口肌痉挛 B.麻醉药物注射入翼内肌内使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C.患者既往患有癔症病史 D.患者心理因素张口困难 E.患者注射麻醉药物后出现咬肌间隙感染
单选题参与建向前动力的肌肉是A.舌肌B.口轮匝肌C.上下唇方肌D.二腹肌E.翼外肌
单选题翼腭窝部位的肿瘤,常会直接压迫
单选题某患者女,30岁,活髓牙,全冠修复后第2天出现自发痛最可能的原因是A.牙髓充血B.牙髓炎C.创伤D.根尖周炎E.牙周炎
单选题人工牙排列原则中不包括A.恢复解剖生理功能B.保持义齿稳定C.根据患者性别不同而区分D.上下牙列间要有平衡接触关系E.按照颌弓形态和上下颌弓间的关系排牙
单选题患者,男,70岁,上半口义齿试戴后,在静止、说话、张口时义齿有固位力,而咀嚼食物时义齿发生移动,来院修理,应做的处理为A.基托组织面与黏膜不贴合,采用重衬B.加长基托边缘C.缓冲唇、颊、舌系带区的基托D.选磨调E.总义齿颌位关系不正确,重新确定咬合关系后制作
单选题患者女性,62岁,下颌无牙颌,双侧下颌尖牙区舌侧有一骨隆突,轻度压痛,此时最佳处理办法是A.观察,无需处理B.局部按摩C.局部理疗D.行牙槽突修整术E.修复时加大基托
单选题患者缺失,余留牙正常。基牙应该选择A.B.C.D.E.
单选题铸造支托的长度一般为A.磨牙近远中径的1/4B.磨牙近远中径的1/3C.磨牙近远中径的1/2D.双尖牙近远中径的2/3E.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
单选题关于可摘局部义齿基托蜡型的制作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A.基托蜡型在颊舌侧呈凹面B.基托边缘应用蜡封牢C.厚约2mmD.舌侧基托止于天然平面E.人工牙的颈缘
单选题 下列对固定桥基牙牙周潜力无影响的因素是
单选题关于因素导致TMD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存在有密切的关系B.发现和消除干扰,建立正确的咬合关系有利于治疗TMDC.均衡稳定的接触对咀嚼功能有益D.不稳定的关系是TMD的易感因素E.长期不稳定的关系会使个体对外力相对耐受
单选题解剖式牙尖斜度为 A.30°B.50°C.10°D.20°E.40°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设计覆盖义齿暴露牙周基托的设计原则 A.尽可能少覆盖龈边缘 B.以金属为邻面边缘 C.基牙数目越多,基托暴露可越多 D.暴露牙周基托可消除基托对边缘龈的机械刺激 E.暴露牙周基托增加了基托周围的菌斑堆积,需加强清洁
单选题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远中出现间隙称为A.生长间隙B.灵长间隙C.替牙间隙D.可用间隙E.必须间隙
单选题利用息止颌位垂直距离减去息止颌间距离来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测量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减去多少作为结果A.1~2mmB.1.5~2.5mmC.2~3mmD.2.5~3mmE.1~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