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诊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可靠的根据是A.突发高热,头痛B.恶寒战栗,颜面潮红C.脑脊液和血液培养脑膜炎球菌阳性D.全身弥漫性红疹E.高热、头痛、腹泻
单选题国际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中规定8~10岁儿童尿碘正常值为
A.≥50μg/L
B.≥100μg/L
C.≥300μg/L
D.≥75μg/L
E.≥200μg/L
单选题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消毒剂消毒效实验室评价时,消毒剂对试验菌的杀灭率达到多少,可评为消毒合格 A.99.99% B.90.00% C.99.90% D.100.00% E.99.00%
单选题下列那些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 A.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B.与HIV感染者性C.共用针头或注射器吸毒D.与HIV感染者共餐 E.输注来路不明的血制品
单选题某女婴,4岁,进行锡克试验约8小时后全身不适,烦躁,次日出现小米粒大小的点状玫瑰色皮疹.皮肤灼热。近期未吃鱼虾等食物。考虑为锡克试验后引起的速发性变态反应。其治疗方案应是
A.抗过敏治疗
B.中西医对症治疗
C.皮肤涂药
D.A+B
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突然起病,畏冷发热,体温常在38℃以上,同时或1天以后出现腹痛、腹泻,每日大便十余次。精神、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其最可能为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慢性菌痢
C.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D.急性菌痢中毒型
E.慢性菌痢迁延型
单选题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A.MΦB.K细胞C.NK细胞D.浆细胞E.T细胞
单选题某县有32万人口,1959年麻风患病率为9.51/万,由县皮防所(现改卫生防疫站皮防科)负责麻风防治工作已30多年,1996-2000年每年发现病人数分别为12,3,9,10,1名,为提高社区对防治工作的信心和促进自我报病,在短期内检出隐藏病例并用MDT及时治疗,拟组织一次强化的麻风病防治行动为A.消除麻风特别计划(SAPEL)B.团体调查C.全民普查D.过滤性普查E.消除麻风运动
单选题我国流行的丝虫病的病原是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这两种丝虫的生活史中
A.人是唯一的宿主
B.人是终宿主,蚊是中间宿主
C.人是中间宿主,蚊是终宿主
D.人和脊椎动物是终宿主,蚊是中间宿主
E.人和脊椎动物是终宿主,昆虫是中间宿主
单选题关于安全注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安全注射指对疫苗或药品用安全处理过的无菌器材进行注射
B.换针头不换针管也是一种不安全注射的操作
C.WHO公布发展中国家儿童每年接受的免疫注射中有30%是不安全的
D.不安全注射会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E.煮沸消毒也能达到灭菌效果
单选题不属于百日咳临床诊断的重要指征是A.与百日咳病人接触史B.咳嗽日轻夜重C.阵咳并伴有“鸡鸣”样吼声D.皮疹 E、咳嗽较厉害但无阳性体征
单选题在流行脑脊髓膜炎的流行中,最多见的感染形式是A.暂时菌血症(出血点型)B.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C.普通型流脑病人D.感染带菌状态E.隐性感染状态
单选题在一个单位或村镇发现肝炎流行时,首要问题是尽快
A.确定病原
B.控制饮水卫生
C.控制饮食卫生
D.隔离病人
E.大搞环境卫生
单选题A.EAggECB.EPECC.EHECD.EIECE.ETEC
单选题鼠疫病原体的储存宿主是
A.啮齿目动物
B.兔形目动物
C.蚤目动物
D.偶蹄目动物
E.奇蹄目动物
单选题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A.潜伏期
B.临床症状期
C.前驱期
D.传染期
E.恢复
单选题误食抗凝血灭鼠药首选的解毒药是
A.解磷定
B.维生素A
C.维生素B
D.维生素C
E.维生素K
单选题乙胺嗪(海群生)治疗班氏丝虫病的方法是
A.0.2g,每天3次,连服7天
B.0.2g,每天3次,连服7天,一般需2~3个疗程
C.0.5g,每天2次,连服2天,2~3个疗程
D.总剂量2~4g,2~4天分服
E.总剂量4.2g,7天疗法
单选题钉螺在自然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土壤和A.树木B.降雨量C.植被D.相对湿度E.气压
单选题在影响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诸多因素中,其中主要的是
A.生活习惯
B.饮食习惯
C.海拔高度
D.营养条件
E.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