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疾病可引起异常Q波,但不包括
单选题A.Ⅰ型和Ⅱ型 B.急性心房颤动 C.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 D.常见型和少见型 E.单源性和多源性
单选题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快慢型约占90% B.心房和心室是折返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房室结内或房室结周围存在双径路是形成折返的基础 D.通常快径路的不应期较短,慢径路的不应期较长 E.最早的逆传心房激动点位于冠状静脉窦远端
单选题下列是心包积液常见的X线征象,但应除外 A.心脏普大型,呈烧瓶样或球状 B.心缘搏动增强 C.上腔静脉扩张 D.主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 E.主动脉影缩短
单选题关于心室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心室颤动 B.情绪应激在继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C.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不规则、形态不同的颤动波 D.频率约为250~500次/分 E.“粗大型心室颤动”的患者容易除颤成功
单选题关于长QT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临床表现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晕厥和猝死 B.LQT1型患者症状多发生于运动和情绪激动时 C.LQT2型患者症状多发生于运动、情绪激动、熟睡和唤醒之间 D.LQT3型患者症状多发生于睡眠时 E.根据体表心电图ST-T的形态不能判断基因类型
单选题以下对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心室率>150次/分 B.QRS波群宽大畸形 C.过去有过室性期前收缩 D.心脏增大 E.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单选题关于心脏迷走神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梯形图如图4-5-1所示,该梯形图支持的诊断是A.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B.房性心律C.交界性心律D.窦性心律不齐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Brugada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的电生理机制是 A.早期后除极 B.右心室外膜自律性增高 C.2相折返 D.晚期后除极 E.与碎裂电位有关
单选题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不包括 A.ST段自J点处呈凹面向上抬高,V2~V5导联最明显 B.ST段抬高程度可随年龄增加逐渐减轻 C.运动可使ST段的抬高恢复正常 D.部分患者存在T波倒置 E.口服钙片可使倒置的T波直立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的是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近来反复发作胸骨后疼痛,其发作与劳累无关,含硝酸甘油胸痛可缓解。胸痛发作时可见V1~V4导联ST段抬高,数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单选题图4-8-10显示起搏器PVC功能开启前、后的心电图。以下为有关PVC功能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PVC功能是指起搏器检测到室性期前收缩后,自动延长心室后心房不应期(PVARP),避免感知逆传P波而诱发PMTB.PVC功能是双腔起搏器特有的功能之一C.室性期前收缩后触发心房不应期(ARP)D.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AV间期等于设置的AV间期E.起搏器判定室性期前收缩的标准是QRS波前或者连续两个心室波之间无起搏或感知的心房波
单选题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相比,肌钙蛋白I的优点是 A.反映肾脏的损伤 B.反映大脑的损伤 C.不受肌肉损伤的影响 D.不受肝脏损伤的影响 E.不受溶血的影响
单选题关于J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关于正常心房除极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Ⅱ导联P波向上 B.Ⅲ导联P波向上 C.aVR导联P波向下 D.V5导联P波向上 E.V1导联P波通常为双向
单选题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主要差别是 A.QRS波群时限<0.12s B.额面QRS心电轴正常 C.V1导联QRS波群呈rsR'型 D.Ⅰ、V5、V6导联S波增宽 E.继发性ST-T改变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有心悸史。平时心电图如图3-16-10所示。
单选题男性,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图3-14-16-A、B、C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