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吴洪斌今年14岁,自小因为脑瘫造成残疾,走路略有不便,受到周围人的嘲笑。面对这样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应坚持( )的工作原则。
选择题 在社会工作者与受助家庭成员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时,需要与受助家庭成员签订服务合同,其基本内容不包括( )。
选择题 ( )是指社会_ll: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去推行与凭吊人群、烈士遗属、工作人员和系统有关的社会政策或措施的工作过程。
选择题 在老年个案社会工作中,在( )阶段,要特别注意老人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功能状况。
选择题 小彭与妻子和儿子生活在C社区。一年前,妻子因为被诊断出先天性心脏病,辞职在家休养,小彭因为公司倒闭而被辞退在家,儿子即将进入高中,大笔的学费让小彭和妻子犯了愁。此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为小彭提供的救助中,属于基本生活救助的包括( )。
选择题 当服务对象遇到突发事件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应立即运用的介入行动为( )。
选择题 某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社会工作者将灾民及时转移到了临时庇护场所。部分灾民怕没有后续的救援物资,担心自己将来的生活,于是在灾害救援物资的分配中,发生哄抢,问题严重。为此,社会工作者组织哄抢物资的灾民共同协商物资分配方法,制订物资需求计划,使物资分配问题得到解决,灾区秩序得到改善。社会工作者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 )。
选择题 某残疾人帮扶社会公益组织为残疾人提供长期的就业培训和就业体验,但不少部门利用残疾人需要就业体验的条件,将单位的一些无关紧要或者脏活累活让残疾人做,对残疾人造成了负面的心理影响。面对此种情况,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最合适的做法是( )。
选择题 梁女士在孩子刚满五岁时,丈夫突然车祸死亡,于是家里就只剩下梁女士与儿子两人。像梁女士这种单亲母亲家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
选择题 社会工作者小李为区内的企业家开办小组活动,希望通过宣传残疾人的权益保障法,展示残疾人的各种能力,消除企业家长期形成的“残疾人无能”的观念,达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目标。上述案例中,小李运用的帮助残疾人的措施属于( )的范畴。
选择题 胡可从事烈士褒扬社会工作,则她的工作内容包括( )
选择题 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问题以及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健康管理方法的步骤主要有( )。
选择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心理困境的学生时,可以采用以下( )方法开展服务。
选择题 在青少年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在向成员讲述团体的内容、目的及未来动向时,所扮演的角色是( )。
选择题 张明夫妻俩发现儿子小刘上初中以后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性格变得很叛逆。夫妻俩教育孩子时感到束手无策,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他们的孩子。在这个案例中,小刘是( )的服务对象。
选择题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会工作中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有( )
选择题 方先生,1932年生,1950年入伍,次年参加抗美援朝战斗,作战期间多次荣立二等功,1991年退役,2002年被移交安置到地方休养。从部队到地方,方先生有着深深的失落感和“被抛弃感”,心里的“结”很难打开,随着年岁日高,方先生连门也不愿意出。最近因战负伤的左腿越来越不听使唤,躺在床上的李老唯一的乐趣就是每天翻看泛黄的军营相册,擦拭尘封的一枚枚军功章。休养所的社会工作者在引导李老进行人生回顾时,最适宜的做法是( )。
选择题 发生地震灾害后,救援部队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在灾害紧急救援中,包含的内容有( )。
选择题 2002年4月28目,39岁的赵新与邻居发生纠纷,争执斗殴中,他持刀将对方砍伤。2003年6月,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他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7月1日,市社区矫正试点全面展开,赵新被列入其中,成为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社会工作者,适当的做法是( )。
选择题 对单亲母亲来说,她们迫切需要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性别意识教育等对她们来说不是最急需的,无论性别意识怎样,一切繁重家务和养家糊口的责任都落在她们身上。因此,社会工作者如果不去关注和解决她们的这些问题,她们很难静下心来参加小组活动。这体现了在协助妇女建立支持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