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杜某,男,1970年出生,初中文化,木工,平时为人善良,与邻里相处较好,与妻子的感情也较好,有一儿子读小学六年级。因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与前方人力三轮车追尾相撞,导致三轮车人员王某当场死亡,经法院判决,杜某赔偿死者家属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15万多元,并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接受社区矫正。这一突发车祸造成的人命事故使杜某经济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精神上也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同时还得承担刑事责任。多重打击使他变得精神恍惚,无所适从。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妻子提出和他离婚,因为他受了打击后,整天无所事事,令妻子担心未来的生活没有保障。 [问题]
问答题某军休所的革命老前辈想发挥余热,为社区的青少年讲讲他们的军旅生涯,一方面可以让青少年了解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传统,另一方面也算是他们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问题]
问答题陈永超,男,20岁,初中文化,看起来非常自信,实际上内心极为自卑。在他幼年时,父亲因贩毒而被判入狱,之后父母离异,母亲远嫁他乡,他从小跟着爷爷一起生活。母亲在陈永超还小的时候,会隔段时间寄钱回来,但自前年起,就不再寄钱,而爷爷也在前年离开了人世,陈永超便开始了举目无亲的独立生活。现在,陈永超惟一的财产就是沿街的一套35平米的两室一厅房子。为了维持生计,陈永超将靠街的一室一厅出租给他人开餐馆,自己则住在较小的房间里。他白天睡觉,晚上则四处晃荡,常常去网吧打游戏,有时还邀请结交的一帮闲散青少年到他家玩牌。对于陈永超的状态,居委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帮他联系了一所职业学校,但因学费昂贵,再加上他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陈永超没有去职业学校学习技能。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很着急,寻求专业社会工作者为陈永超提供服务。 [问题]
问答题某社区中有14名接受社区矫正的青少年,他们大都有过判刑或者劳动教养的经历。经调查,这些青少年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因为他们大多学历水平偏低、缺少就业技能、脾气比较暴躁、容易冲动,且家庭条件不好、缺乏就业渠道等,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就业。 [问题]
问答题小敏,今年5岁,4岁时的一次意外使小敏失去了大部分听力。小敏的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再加上听力不好,逐渐变得自卑,很少和人交流,加之父母工作繁忙,不能对小敏悉心照顾。近来,小敏很少和父母交流,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她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小朋友都不跟她玩。小敏的父母对女儿非常担心。 [问题]
问答题某国家重点大学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专门组织购买了衣服和生活用品。但是很多大学生在收到资助物品后却并不使用,也不会把资助的衣服穿出去。因为他们觉得,如果穿在身上就会被别的同学看出他们是贫困生,使别人对他们有其他的看法。 [问题]
问答题整合小安及家人的需要,基于医务社会工作的思路,写出“出院计划”的内容。
问答题与妻子秦妮(36岁)1998年结婚,育有一对儿女,女儿虞姗姗9岁,儿子虞多多5岁。这个在旁人眼里看起来美满幸福的家庭,却在大半年前由于虞骏与其公司一名会计产生过一次婚外情,致使婚姻关系产生了裂痕。为此夫妻双方都心存芥蒂,特别是妻子秦妮,对于丈夫的那次外遇始终无法释怀。秦妮平日在工作之余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去医院探望患病的母亲(68岁)。虽然她有一位姐姐,但长期定居国外,家里内外基本靠秦妮一人张罗。好在秦妮的父亲(71岁)健康状况良好,偶尔帮忙照看儿孙。但在工作与情绪的双重压力下,秦慧经常与丈夫因为一点家庭琐事而发生口角,上个月开始两人分居。
问题:
请根据以上背景信息绘制秦妮的家庭结构图,并简要阐述家庭结构图描述法的内容与功能。
问答题某城市的火车站、汽车站、桥头桥洞、主干道、繁华商业区等地点常有流浪儿童出没,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食不果腹,靠人们的一点施舍度日。 [问题]
问答题案主赵某,男,40岁,小学时因被怀疑偷同学的东西,曾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回家后又不容分说被父亲打骂,自此心情一直很压抑,脾气也很古怪,有时遇到很小的事情便会表现出暴躁情绪,生怕自己受委屈吃亏。结婚后,因夫妻关系不好而离异。离婚后,儿子小明归赵某抚养。赵某没有固定的工作,对儿子在生活上很是关心照顾,尤其对儿子的学习要求很严格,当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时,便常常毒打儿子,这使儿子十分怕他。有一次邻居听到小明的哭叫声跑了过来,才把孩子从拳打脚踢中拉了出来,孩子被打得浑身多处是伤,在邻居的劝说下才被赵某送往医院。赵某一直不承认自己打儿子有什么过错,因此这种情形未来还有可能发生。
问题:
1.请结合案例说明家庭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什么。
2.作为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辅导措施?
问答题周朗,男,14岁。在其7岁时,妈妈又生了一个女儿,父母对他的关心开始变少,他也不主动与父母交流,还经常因照顾不好妹妹而受父母批评。周朗在小学六年级时开始玩起了网络游戏,导致成绩越来越差,但并不逃学。到了初中,周朗在学校结交了一些不良青少年,时常为了哥们义气而打群架,在学校造成恶劣影响。老师与同学变得不再信任他,当周朗与同学发生纠纷时,不管是否真的错在他,都直接认为错误在他,也不听他的解释,这使他遭到了严重打击。因此,其父母做出决定,让周朗转学至其姑姑任职的学校,重读初一。为了使以前的经历不再重演,周朗的父母请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 [问题]
问答题关关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对美关要求很高,如果美美考试没进前三名,就会罚她闭门思过。妈妈还经常拿其他孩子和美美比,这让美美感到很不耐烦。自尊心很强的美美下定决心:期中考试一定要考个第一名给父母瞧瞧。但是,在考英语时,美美有一个单词怎么也想不起来,想到自己的决心,她趁老师不注意偷偷打开书,不料却被外面的巡视老师逮个正着,考试成绩也被判作了零分。美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觉得很丢人。班主任老师把此事告诉了美美的父母,他们非常生气,把美美大骂了一顿,根本不听美美的解释。此后,美美变得闷闷不乐,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也不愿意和同学来往。看到这样的情况,美美的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他们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问答题董秀芳,女,40岁,全职太太,家境优越。董秀芳在29岁时有了一位可爱的女儿,之后便在丈夫的支持下,辞职做了全职太太,照顾一家三口的生活起居。由于女儿伶俐乖巧且一直品学兼优,董秀芳夫妇非常喜爱,一家人生活得和谐幸福。不料,就在今年春天,董秀芳一家三口外出踏青时,女儿发生意外,不幸身亡。董秀芳非常伤心,哭得死去活来,感觉活着没有意义。半年过去了,董秀芳仍然不能接受女儿已去世的现实。而丈夫平时工作忙,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妻子,看到妻子伤心得无法自拔,他在朋友的推荐下,带妻子来到社区工作站求助。 [问题]
问答题刘奶奶一家是村里的困难户,家里有三口人:刘奶奶、已离婚的女儿和6岁的外孙女。刘奶奶平常可以做些家务活,而家里的两亩地则主要靠女儿李梅操持,家庭收入主要靠农业。农忙时,好心的邻居会帮帮李梅。由于婚姻失败的阴影,李梅拒绝再谈婚论嫁,一个人咬牙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为了增加收入,李梅还搞起了一亩大棚蔬菜。哪知一场暴风雪,把大棚都压坏了,另外一亩麦子还冻死了一大半,所有的劳动和投入都付诸东流,李梅开始灰心丧气,再想想自己婚姻的不幸,觉得自己命苦。就在这时,乡里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决定为她家提供服务。 [问题]
问答题老年人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起来,而社会交往的圈子却缩小了,有许多老人不适应这种生活,于是把自己关在家中,不喜欢出门,也不喜欢与他人交往,感觉自己与社会隔离,孤独、寂寞陪伴下的他们对于生活也失去了希望。 问题 请针对社区中的退休老人的问题,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问答题江某,40岁,单身。因生病在某市医院住院治疗。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心脏系统有轻微不正常,经过短期治疗即可恢复。但江某总觉得自己病情很重,只是医生来检查出来而已。他为此非常担心,终日陷于自己臆想的病魔之中,寝食难安,精神状态非常不好,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症状。更糟糕的是,这种状态还影响到目前疾病的治疗。 针对江某的情况,他的主治医生请医院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其提供服务。 [问题]
问答题小贤,男,1993年出生,父母离异,与父亲一起生活。小贤的母亲在其年幼时就离开了父子俩,小贤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缺乏母爱;父亲也未做好为人父的准备,不懂得如何教育儿子,对儿子采取的教育方式较为放任,导致小贤在家庭中很少能够感受到温暖。小贤现就读的心灵中学学习氛围较差,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由于该学校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有些偏差行为,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产生了标签效应。不知不觉中,小贤也认为自己是“那样的学生”,他不习惯学习生活,常和一些同辈夜游网吧、抽烟,甚至参与打架群殴、盗窃。因牵涉20余起入室偷窃案,小贤被公安机关拘留。其父大怒,痛打小贤,导致父子关系更为紧张。警察建议社工介入,希望能够对小贤的偏差行为有所教育和约束,并能改善小贤与其父亲的不融洽关系。社工晴慧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
问题:
试分析社工晴慧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小贤进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
问答题申红与杨璐建立了信任关系后,下一步应该开展哪些工作?
问答题某城某小区内有一位孙阿婆,现年78岁。孙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平时她跟独身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5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分别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其他地方。2011年冬,孙阿婆的小儿子意外身亡,孙阿婆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孙阿婆的其他5个子女谁都不肯照顾和赡养母亲。现在,年老多病的孙阿婆孤身一人独自生活,因行动不便也很少出门,有一顿没一顿地苦熬着日子。 [问题]
问答题孙莉,女,32岁,广东人,大专学历,其父母在她幼年时离异,她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后来再娶且工作繁忙,无暇管教女儿,致使女儿结交了一些社会不良分子。2005年,孙莉认识了现任丈夫并很快结婚,生活比较幸福。但好景不长,孙莉的一个“朋友”引诱她尝试吸毒,之后的两年,孙莉变卖了家中所有的家当用来吸毒,其丈夫忍无可忍,将其带到戒毒所强制戒毒。之后,孙莉还在劳教所劳教了一年。由于表现较好,孙莉被劳教提前释放,回家后,发现家中经济状况跟以前她吸毒时一样差,家徒四壁,而丈夫对她态度比以前更淡漠,父母双方为她吸毒的事情也一直在互相推脱责任,相互责怪对方。孙莉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