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小强的家在某乡镇,其父母在某大城市打工。一年前,小强正准备升小学四年级时,父母把他接过来,并将他安排在该城市的一所学校读书。但是,仅上了几天课,小强就不愿意去学校了,整天在家闷闷不乐。在父母的盘问下,他说自己完全听不懂上课的内容,尤其是英语。此外,也没有同学和他一起玩,他感到很孤单。小强的父母找到了学校的社会工作者,要求为小强提供服务。 [问题]
问答题某市近期在全市推广居家养老新型模式,下辖区县的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护理、送餐、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幸福里社区是此次试点社区之一。虽然在试点之前,社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活动开展以来,鲜有老年人主动要求提供服务。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上门访谈发现,许多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帮助,但他们顾虑到社区服务可能洗不干净衣服或者不愿让别人扰乱自己的生活等,对服务并不感兴趣。而对老人家属的调查发现,他们认为社区提供这些服务似乎暗示着他们不孝顺,没有照顾好老人。总之,该社区在推广居家养老工作方案时,遇到了极大的障碍。 [问题]
问答题罗贵斌,男,70岁,小学文化,某社区一位孤寡人士,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生活常常没有着落。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把罗贵斌的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立即对罗贵斌采取了帮助措施。 [问题]
问答题李英,55岁,丈夫去世已快二十年,独自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可是没有想到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却误入歧途,为求早日暴富,在其他人的诱使下,两人与他人合伙设计圈套引诱网友见面,并抢劫其钱财。后来事情败露,两人均被公安机关抓获,哥哥被判处缓刑,弟弟因情节较轻而被实施社区服务令(社区劳役)。 [问题]
问答题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变迁趋于剧烈,我国的离婚率逐年升高,单亲母亲的人数不断增加。她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普遍存在很大压力。 [问题]
问答题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现在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她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问题]
问答题刘瑞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机关干部,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他特别的宠爱,由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这使刘瑞的心里压力非常大。高考时很想考好,却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了正常的发挥,没有考入父母所期望的学校。非常失望的父母严厉指责了他,刘瑞心里也特别自责,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辜负了父母。情绪低落的他对于学习失去了信心,既不去被录取的院校就读,也不想复读,把自己关在小屋中,不肯与别人交流。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刘瑞的几次沟通后,刘瑞的情绪逐渐好转,并且决定继续复读一年,努力考入自己及父母所期望的院校。看到刘瑞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父母特别高兴,感谢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了刘瑞的问题。 问题
问答题姚哲君,男,29岁,初中文化,身高一米五,脸型与弱智者相似,这使姚哲君极为苦恼。姚哲君初中毕业后也曾读过夜校,但因学习基础太差,跟不上学习进度,就退学了。在年满18岁以后,他出去找工作,但屡屡受挫,用人单位都嫌他看起来比较呆傻而不愿雇用他。就这样,姚哲君一直找不到工作。现在他失去了找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开始在家上网打游戏,整天不出门,还总是埋怨父母怎么把他生得如此难看,对父母态度比较冷淡。姚哲君的父亲最近又失业在家,而母亲是家庭主妇,一直没外出工作。为了生活,父母只好把主卧出租,一家三口依靠每月1200元的房屋租金维持生活。姚哲君的父母非常疼爱儿子,满足儿子的一切物质要求,但不懂如何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儿子的心理,对于儿子的现状无能为力,他们只好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问答题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本案例的工作?
问答题朱亮,男,20岁,初中文化,轻度智障,性格内向。朱亮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辅读学校完成的,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拿到了毕业证书和智力残疾证。朱亮一向比较听父亲的话,也把父亲当作榜样,毕业后曾随父亲到工厂上班,学习电工维修。一次,父亲在去单位的路上发生车祸,救治无效身亡。父亲的突然去世给朱亮的打击很大,电工维修技能还没学成,他就离开了父亲所在的单位,不愿再从事电工维修工作,认为这份工作太危险。朱亮的母亲是某食品加工厂工人,工作单位比较远,与朱亮交流时间较少,对朱亮也不大管教。朱亮的日常生活由奶奶负责照顾。奶奶对朱亮比较宠爱,尽量满足他的经济需求,但由于年龄差距,他们之间也缺乏沟通。在父亲去世后,朱亮就一直在家,也不与同龄人打交道,经常在家喝酒、吸烟,每天都去网吧与网友聊天。当母亲或奶奶劝朱亮出去找工作时,他总是说自己只要愿意找,立马能找到。母亲和奶奶很焦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愿意找工作。 [问题]
问答题老王,某部队高级军官,四个月前从部队退休回家,妻子多年前因病去世了。在这四个月里,老王很少外出,无精打采。起初,他的三个子女认为父亲可能是不适应现在的生活。于是,他们想尽办法鼓励父亲外出参加活动,但每次都被老王拒绝了。只有在跟子女谈论自己的军旅生活时,老王才眉开眼笑,但他们一走,老王又郁郁寡欢。假如你是老王所在社区的社会工作者,老王的子女前来寻求你的帮助。 [问题]
问答题刘老伯今年7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需要家人照顾。他的老伴今年71岁,身体条件尚可,在家中独自承担照顾刘老伯生活起居的任务。家中平时只有两位老人,生活十分冷清。两位老人依靠微薄的退休养老金生活,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有几次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更谈不上照顾老人的生活了,只是每月按时寄回200元钱补贴老人的生活。最近,刘老伯的老伴外出锻炼身体时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需要卧床静养,两位老人在生活上和经济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困难,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刘老伯及其老伴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2.针对刘老伯及其老伴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问答题唐亮,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在班级里也没有什么朋友。其父亲因诈骗而坐牢,现在他与奶奶、妈妈住在一起。妈妈在一家服装公司作保洁员,每天回家都很疲惫,而工资又很低,每月只有八九百元的收入,家庭经济条件比较拮据。唐亮在校外结识了一帮不务正业的青年朋友,经常一同去网吧过夜,甚至几天不回家。对此,妈妈想到的惟一办法就是打唐亮,但唐亮仍旧不改。奶奶看到唐亮挨打时,总是护着唐亮,为此,母亲和奶奶一直有很大的冲突,两人的关系甚至开始僵化。唐亮感觉很内疚,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问答题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由于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是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的妻子在世时,考虑到母亲仍在,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还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彼此经常串门,因此,他的晚年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听戏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但是,由于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了人世。子女们把母亲的去世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已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康健、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作,经过全面了解后,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 题
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
2.在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3.针对这些困境,小张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4.通过以上分析,请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问答题社会工作者在某企业提供服务时发现,员工小张的父亲最近遭遇严重车祸住院治疗,小张的生活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情绪低落,工作多次出错,还出现擅自离岗的情况,企业领导多次批评,并声称要扣发奖金。社会工作者在预估中,绘制了小张的社会生态系统图:问题:
问答题某市的儿童医院主治儿童的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裂等,但这些患者中,有的家庭父母双方对病情治疗看法不同,相互之间难以沟通,严重者致使父母婚姻破裂;有的家庭成员长期有很重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反应;有的家庭难以担负昂贵的医疗费用。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 [问题]
问答题
阿飞,男,14岁,从小就失去了母亲,阿飞的父亲长期不务正业,靠领取低保金勉强维持基本的家庭生计,平日里对阿飞的关怀很少,生气时甚至对他施加暴力。因此阿飞经常整夜不回家,流连于网吧通宵打游戏,久而久之便结交了一群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不良少年,阿飞与他们混在一起后很快养成了逃学的坏习惯,并学会了吸烟等恶习。阿飞的班主任十分着急,求助于学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接案后,为了帮助阿飞回归学校,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仔细评估了阿飞和他家庭的特殊需要,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阿飞进行个别辅导,并从不同角度给予其家庭各种支持。
问题:
问答题
青青,今年11岁,读小学六年级,父母在一年前离婚,她和母亲一起生活,有时也会去父亲和奶奶那住一段时间。青青的母亲觉得亏欠了孩子,于是在零花钱和买衣服方面都满足青青的要求,希望能以此弥补青青。母亲的做法使青青变得娇惯而且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都得顺从她,在学校里也对身边的同学漠不关心,老师曾指出过她存在的问题,但是她置之不理。现在的青青既不能让父母安心,也不能让老师放心。为了帮助青青,班主任介绍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叶来与她交流。经过初步接触后,社会工作者小叶觉得要帮助青青,需要了解很多情况,包括父母离婚对青青的影响以及青青与身边人的关系等。
问题:
问答题某学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位于城郊结合地带,周边环境欠佳,师资匮乏,条件较差,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穿过垃圾堆积的小路。学生们很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学习十分刻苦,但在全区学校测评中的各项排名都比较落后。对此,他们觉得,与城市的孩子相比,自己就是不行,老师和家长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也没有信心。 [问题]
问答题赵丽丽,女,12岁,家住陕西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家里特别穷。赵丽丽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有一次被学校选拔出来参加省城的语文考试竞赛,由此而看到外面的世界比家乡那块穷地方精彩得多,便下决心要走出家乡。但是,因为家庭贫困,赵丽丽刚上到小学五年级就被迫退学了,走出家乡的梦想成了泡影。退学一年后,赵丽丽忍受不了每天在家帮父母干活的无望生活,便做好了逃离家乡的准备。一天,她趁家中没人,偷偷跑出来到处流浪,一路靠拣破烂、乞讨维持生活,直到她被西安市一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发现后被送返家中,并接受当地儿童救助中心的帮助。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