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小绵今年18岁、其父开棋牌室营生,整日的麻将声影响了小绵的学业和正常休息。加上父母常年分居两地,小绵也得不到母亲的关爱。良好家庭环境的缺失以及长期处缺少关爱的状态,让他极其渴望朋友,渴望亲情,因此较容易受诱惑。在职校上学期间,他不正常就学,结识了不良朋辈,过着“小混混”的日子。毕业后无心就业,长期待在家中,很少与父亲进行交流。而且因为没有找到工作,其父经常数落他,造成两人关系僵持。小绵感到生活很不如意,近阶段开始疏离父亲并产生抵触情绪。
问题:
1.如你是处理上述案例的社工,为全面了解服务对象和他们的社会环境正在收集资料以促进工作有效开展,请举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选择问卷法设计几个问题。
2.本案例可采取的介入策略有哪些?
问答题小姚,今年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小姚一直跟爸爸相依为命。但是,小姚的爸爸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更不幸的是,最近,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被诊断出患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问题]
问答题居民王霞是一位靠轮椅行动的残疾妇女,她的丈夫是比她大20多岁的农民,儿子张明在读高一。一家三口挤在一间8平方米、没有窗户的屋子里,终日见不到阳光,夫妻俩没有固定的收入,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最近,王霞很烦恼,虽然儿子是她最大的骄傲,但也最令她感到焦虑。她为儿子的懂事、孝顺而欣慰:“儿子送我的生日礼物是给我洗了一天的衣服!”她对儿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繁多的家务活动也影响了儿子的学习,儿子的数学和英语成绩一直不好,她担心儿子的学习想请家教,又负担不起费用。更让她担心的是,最近发现儿子有早恋的苗头。居委会主任了解情况后,向来居委会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黄立求助。黄立深入到居民家庭中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她运用心理咨询和个案辅导帮助张明解决个人情感方面的困扰;她又联络本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两次为张明辅导数学和英语。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黄立鼓励张明多参与社区团体活动,在每个周末,她利用社区活动中心,把社区中具有同样困扰的青少年按照7-10人一小组的标准,一起制订团体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看到孩子向积极健康方面发展,王霞脸上又露出了笑容,社区的居民给予黄立高度评价,居委会主任还邀请黄立毕业后到他们社区工作。
问 题
1.上述案例中,王霞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在解决问题中,黄立主要运用了哪些社区工作方法和技术?
问答题张某,女,今年刚30出头,原本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会计,后来成家有了孩子后便辞去了工作,在家专心照看孩子。张某平时与邻居很少往来,也不怎么受邻居喜欢,一次因晒衣服抢地方和邻居吵起来,在撕扯中不小心把邻居眼睛弄伤,最终因犯过失致人重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这件事给张某造成了不小的打击,给她心理蒙上了很大的阴影,使得她心情特别低落,小孩的降临也无法给她带来快乐和轻松。 [问题]
问答题王老太今年72岁,老伴已经去世五六年了,儿女也各自成家。现在她独自居住在老房子里,儿女们由于工作繁忙难得回来看望老太太。老太太个性开朗,身体还比较硬朗,但就是喜欢一个人待在家看电视中的各种广告,特别迷信各种老年保健品和仪器,花了不少钱,对儿女的反对也置之不理。最近,王老太因为乱吃保健品而身体不适,但对保健品还是照买不误。她的子女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问题]
问答题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任教,学生遍布全国各地。由于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是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的,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因为母亲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还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彼此经常串门,因此,他的晚年生活平静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在外娱乐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但是,由于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了人世。子女们把母亲的去世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父子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渐渐陷入困境,原本可以说清的问题,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而变成更加难以逾越的交流障碍。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就变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专业社工小张前往开展工作。经过全面了解后,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
1.请说明,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沟通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2.陈教授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
问答题钱永,男,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父亲为某高校教师,母亲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多年未回国。钱永学习成绩很差,生活习惯不好,着装不整洁,行动懒散,躲避课间体育锻炼,集体活动拖后;学习兴趣低,上课喜欢大声插话,打断老师授课,扰乱课堂秩序;自习课高谈阔论或玩电动游戏,不温习功课等,是个人人讨厌的“捣蛋鬼”。 [问题]
问答题小王在一家医院传染科工作,她经常处在一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常常感到窒息、恐惧、无助,担心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感染上传染病。一天夜里,她负责查房,发现有一间病房的门怎么也打不开,她赶紧叫了几个年轻的男医生。大家合力把门撞开以后,发现病人因为绝望把自己吊死在竖立着的病床上,脸色发紫,床单被撕成一条条的。小王当场就吓晕了。几个月来,小王一直没能从这段经历中恢复过来,天一黑她就会想起看到的恐怖情景,甚至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问题]
问答题周日下午,某校初三(2)班10多位同学结伴到郊外爬山。因天气突变,骤降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小军、小勇和小楠被冲下山坡。同学们一边报警,一边积极下坡营救。 警察、家长和老师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2小时后发现了三人的遗体。大家非常悲伤,不少同学抱头痛哭。学校一边紧急处理相关事宜,一边积极安抚同学们的恐慌情绪。校长马上召开紧急会议,与老师及社会工作者商量如何处理因此事引发的学生情绪困扰问题。 [问题]
问答题汪晓兰是一名刚刚入职的社会工作者,没有工作经验。刚上班,汪晓兰被告知要先熟悉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情况,以便今后开展工作。经过为期一周的接触,汪晓兰感觉到社区老年人的状况比较糟糕,内心的压力也非常大。特别是当她看到有些老人病危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将来,因而感到痛苦;有时甚至害怕个案辅导还没做完,老人就会离开人世。这样的情形使汪晓兰在工作中常常感到自责或力不从心。三周后,她认为,无论怎样对老年人开展工作,改善的机会都不大,时常感到悲观,再加上工作压力大,汪晓兰还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汪晓兰的督导注意到这种情形,准备帮助她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扰。 [问题]
问答题流浪街头的少年儿童要么以乞讨为生,要么拉帮结伙进行偷盗,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操纵和利用,处于被社会疏远的危险境地。某流浪儿童保护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开展流浪儿童街头救助工作。在火车站、广场等流浪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展街头救助、宣传、咨询和服务,为流浪儿童提供衣食等生活用品。这些亲切的举动使得这些流浪少年儿童和社会工作者建立了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尊重他们的观点和决定,及时地发现求助对象,及时地为他们解决困难。 [问题]
问答题某市有一个“明天癌症康复俱乐部”,那里汇集的都是癌症患者,他们有的是曾经患过癌症、现已康复者,有的是身患癌症正在与癌症抗争的人。他们相互帮助,共同分享抗癌经验,创造了一种新的“群体抗癌”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癌症的治愈率,而且使众多癌症康复者重新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
问题:
请用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来分析说明癌症康复俱乐部的成功原因及其意义。
问答题赵娜,女,16岁,某学校高一学生,其父母已离异多年且都另外建立家庭。赵娜随父亲同住,但她对生母有强烈的感情,对父亲阻止她和母亲见面之事颇不以为然。赵娜性格外向,个性倔强固执,留着板寸头,绰号“假小子”。她喜欢看电影、看电视、唱歌、参加体育活动、打电子游戏,还结交了一批校内外的“铁哥们”。赵娜上课喜欢做其他事,还不容许老师纠正其行为。一次,赵娜的一个“哥们”被老师批评了一句,她出于讲义气,把老师殴打了一顿。 假如你是学校的一位社会工作者,赵娜的班主任老师请你为赵娜提供服务。 [问题]
问答题
有些学生在进入初中后与原来小学相比在行为和学习上有很大变化,表现为喜欢模仿明星打扮,上课不注意听讲,对异性好奇但又极力避免男女生一起活动。学校社会工作者调查发现,这种情况在初一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有些学生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概念不明确,生活缺乏目标,有时感到彷徨迷失,影响到其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常常出现自卑;自律性差,依赖性强;不敢与人交往等情况。为了帮助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迷茫”这一特别的人生阶段,根据学生的需要,社会工作者计划开办一个“自我概念训练”小组来帮助同学们认识青春期的特点,提升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开始工作之前,在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和同学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之后,社会工作者拟定了小组工作的初步目标和具体的施行计划。计划包括了工作目标、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工作程序,也包括了评估小组工作成效的方法。
问题:
问答题社会上的未婚少女妈妈越来越多,她们属于一类特殊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经济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困难。 [问题]
问答题近些年来,某社区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单身母亲也越来越多。这些单身母亲在教育子女时总感觉力不从心,遇到问题无人商量,不知如何应对孩子不断成长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
问答题方婆婆,70岁,腿脚略有不便,喜欢安静地听音乐。她很伤感,感觉自己对外面的世界失去了兴趣,虽然有生活处理能力却无心照顾自己。方婆婆的子女平时都要上班,家中没有专人照顾她,方婆婆的儿子在征得母亲的同意后,将她送到了离家20公里远,收费比较贵的养老院。 入住养老院半年后,方婆婆还难以适应定时吃饭和定时熄灯等管理制度,也不喜欢院方组织的郊游活动,她感到既没有人可以交流谈心,也不能经常请假回家,只能呆在这个“小地方”。渐渐地她愈发感到手脚没有力气,浑身不自在。针对方婆婆的情况,养老院没有提供具体的服务,方婆婆强烈要求回家。 方婆婆儿子发现社区开办了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包括家务助理、送餐、家庭病床等,价格也比较便宜,社区里有很多母亲的老朋友还有志愿者服务。方婆婆的儿子为母亲申请了居家养老服务,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问答题周日下午,某校初5-(2)班10多位同学结伴到郊外爬山。因天气突变,骤降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小军、小勇和小楠被冲下山坡。同学们一边报警,一边积极下坡营救。警察、家长和教师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2小时后发现了三人的遗体。大家非常悲伤,不少同学抱头痛哭。学校一边紧急处理相关事宜,一边积极安抚同学的恐慌情绪。校长马上召开紧急会议,与教师及社会工作者商量如何处理因此事引发的学生情绪困扰
问题。
要求:以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列明以学生为对象的危机干预内容。
问答题某社区有许多因家庭暴力而离婚的妇女,她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也有再婚的想法和需要,但念及昔日的伤害,她们对再婚顾虑重重。 [问题]
问答题刘老师是某高中刚入职的班主任。她所带的高一(二)班学生的学业状况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学生学业优良,学习积极性很高,刘老师感到非常高兴;而部分学生的学业则比较糟糕,还存在程度不等的厌学、逃学现象,这让刘老师感到很头疼,不知该如何调动起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同事的建议下,刘老师向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