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捷克汉学家丹娜A在中国工作时,B与诗人艾青C见面D交谈。
单选题老师,我儿子前一段时间病了,有一个多月没来上学,现在回来上课,有很多地方听不懂,请您多照顾照顾他。
儿子:
A.不喜欢学习B.还在医院里C.需要老师的帮助
单选题 2月5日,莫斯科第190中学全体师生举行春节联欢会,充满浓郁东方气息的汉语节目博得了全场阵阵{{U}}
{{U}} 1 {{/U}} {{/U}}。第190中学是莫斯科的一{{U}} {{U}} 2
{{/U}} {{/U}}普通中学,汉语不过是三年前刚{{U}} {{U}} 3 {{/U}}
{{/U}}的一门选修课。尽管孩子们的汉语仍然充满稚气,但记者发现,与去年{{U}} {{U}} 4 {{/U}}
{{/U}},他们的汉语水平已有了长足进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对记者说,正是这些孩子才是中俄人民{{U}} {{U}} 5
{{/U}} {{/U}}友好的保障。通过这些孩子们,他看到了两国关系光辉的{{U}} {{U}} 6 {{/U}}
{{/U}}。
单选题“作为家政服务的一项内容,月嫂这一行肯定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正当许多赋闲在家的妇女们争当月嫂时,有关专家如是说。记者日前也从有关部门获悉,本市已出台扶持家政服务的试点方案,母婴看护一项也在其中。 《月嫂温情脉脉的新行当》一文已经见报好几天了,但至今咨询哪里招收月嫂的电话依然不断。其实月嫂服务只是家政服务中的一项内容而已,而大部分街道都已经有了社区服务中心,怎么还有这么多想当月嫂的妇女自荐无门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社区干部也想到过开展月嫂服务,但是担心没有北京妇女愿意干,也担心没有市场。 最先瞄准母婴看护的这一北京月嫂爱心服务中心并不是一家服务机构。在该中心,月嫂月薪在1300元左右。每聘用一名月嫂,雇主要缴纳600元中介费。这两个数字绝不是以微利为原则的社区企业能开出的价码。但是,月嫂服务中心却成功了。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系张琪老师认为,较高的回报率(月薪过千元)让北京人搁下“面子”问题,纷纷当起了月嫂。另一方面,为了安全度过人生中这最重要的一个月,产妇及家庭也肯掏出这1900元钱。正所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市场规律。记者了解到,自《晨报》报道了月嫂的故事后,平均每天月嫂爱心服务中心都能签订两份聘用合同。中心经理刘京云趁此机会将20多名有特长的下岗和失业妇女招入旗下,有四五位非常出色的准月嫂,上午报名,下午就有了工作。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宣武区居民每月支出家政服务的费用只有50元。宣武区社区服务机构的经营状态也不容乐观,约有28.57%的实体经营状况基本持平,另有14.29%的实体处于亏损状况。因此,许多社区实体并不看好月嫂这一行。专家认为,社区就业并不是只赚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的钱。譬如,宣武区的月嫂可以派遣到经济相对发达的海淀区、朝阳区工作。 月嫂爱心服务中心其实就是专业的劳动派遣机构。这样的机构在西方国家非常普遍。比如,在美国就有专门清洗大厦玻璃的服务企业,也有专门上门清洗家庭地毯的服务企业,生意火红异常。
单选题下雨了,可一会儿U工夫/U雨又停了,大家也出来了。
单选题今天晚上的足球赛是法国队{{U}}对{{/U}}英国队。
A.向着
B.和……比赛
C.对比
D.相对
单选题A亚足联B要求他们在今后的C足球赛事中不得D发生类似的不当行为。 A.再 B.再 C.再 D.再
单选题
单选题我______等你的电话。
单选题听到这句话,她脸红了,低下了头。
她可能在做什么?
单选题妹妹是一个十分讲究打扮的人,她买衣服时特别挑剔,不在于价钱多少,而在于合体。她每天至少要用40分钟的时间化妆,但从不愿意嘴唇被抹得很红。 A.妹妹是一个十分讲究打扮的人 B.她买衣服时特别挑剔,不在于价钱多少,而在于合体 C.她每天至少要用40分钟的时间化妆 D.但从不愿意嘴唇被抹得很红
单选题考研曾有一个明显的低潮期,“穷教授,傻博士”是当时最流行的语言之一。1990年前后,许多专业招不______人,出现了空档。
A.上来
B.下来
C.起来
D.出来
单选题
日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隆重举行外国来华本科留学生毕业典礼,来自法、俄、日、韩、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的212名留学生,经过努力,完成了汉语等专业的学习,获得汉语学学士学位。这是该校培养的第18批汉语本科留学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以下简称北语)是我国目前唯一一所专门对外国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大学。每年都有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人次的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自1962年建校以来,已培养出了5万多名汉语人才,不少学生毕业后从事对中国的文化交流工作,还有的在各国的政府部门或驻华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
单选题我们应该鼓励U职工/U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单选题秋天A早已来了,B故乡的气候C还D在夏天里。
单选题有一天,下着雨,我把车停在马路旁边等快要下班的朋友。这时正是附近的一所小学放学的时间,很多孩子穿着雨衣、打着雨伞,高高兴兴地从学校里走出来。
“我”来这里,是为了:
A.来上班
B.等朋友
C.接孩子
单选题我用油画棒飞快地画______刚刚看到的景色。
A.来
B.下
C.去
D.进
单选题这些年,他们夫妻俩生活过得挺美的。 A.得意 B.方便 C.满意 D.美丽
单选题
一种名为“绿发宝宝”的小摆设,如今在办公室里十分流行。这种“绿发宝宝”其实是将草仔放入装着木屑和营养肥料的沙袋内,扎成动物或人的形状,再贴上“眼睛”、“嘴巴”做成的,草仔经水浸泡便会发芽、生长,{{U}}
(149) {{/U}}小宝宝便有了绿色的“头发”。在冬日里,小娃娃浓密的绿草头发{{U}} (150)
{{/U}}办公室添了不少生机;加上娃娃头发所用的草仔生命力极强,除每日稍微浇点水外,无须进行更多的护理,{{U}} (151)
{{/U}}这种娃娃在办公室里很受欢迎。
单选题
100年前的1898年7月,居里夫妇通过对铀矿石的研究,成功地从中分离出一种更具放射性的物质,定名为钋,几个月后,他们又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
他们两人的这项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未来这方面的实际应用。
伦琴在1895年发现了X射线,后来贝克勒耳又指出铀盐可以发出一种令人惊异的辐射。1898年初,当居里夫人在学院里就贝克勒耳射线问题进行博士论文写作的时候,她对大量的化合物和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当时她就注意到,有些铀的氧化物,例如沥青铀矿石的辐射要比铀本身更强。
她由此推断:这些物质,即便量极小,也可能含有一种比非化合物矿石的活性更大的元素。
此时的居里在晶体物理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已很有名气,现在他又参与进来,与居里夫人一起试图把这种未知的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分离出来,并确定其属性。而且就在这时,居里夫人创造了一个新词“放射性”。
这对夫妇通过化学分离的方法,在已经获得的馏分中试图找出放射性最强的那种馏分。这项工作太枯燥乏味了:必须把馏分重新取出来,进行再处理,因为活性最大的那些成份在这些馏分中含量极少,只能通过它们具有的放射性来证明它们的存在。
他们要从数吨沥青铀矿中提取,这些矿石都是他们设法从捷克的波希米亚搞来的。
最后,在7月份,他们分离出一种新元素,居里夫人为了表示对自己祖国波兰的热爱,把这种元素定名为钋。12月份,他们终于又从这些沥青铀矿石中提取出另一种新元素镭。但是,研究工作远没有结束。
居里夫妇在一间被人冠以“巴黎物理化学学校实验室”的简陋木板房里,又用了4年时间继续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呼吸着从装满铀矿石的大锅中散发出来的蒸汽和挥发物。1902年,他们最终成功地从里面提炼出镭,并为它确定了原子量。
1903年,居里夫人进行论文答辩,此后不久,她与丈夫及亨利·贝克勒耳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因车祸去世5年后,1911年,居里夫人再次去斯德哥尔摩接受第二次诺贝尔奖,这次她获得的是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