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
进行编辑加工。(本题2O分)
动一动,不头痛
1.现状
尽管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和睡眠无规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头痛一族。根据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之前公布的中国头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8—65岁的中国人中,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的发病率分别高达1O.77和9.3%,每位城市患者平均每年花费1098.08元用于治疗头痛。
2.原因
这些先兆症状大约经过20一一30分钟后消退,然后出现剧烈头痛,痛得好像钻子钻和针刺一样。头痛病发作前,病人常常先有耆睡、倦怠、忧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还可出现面、唇、肢体麻木和失语等。这种头痛常常偏于一侧,常从眼眶或前额部开始,向半侧部扩展,也可遍及到整个头部。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常在入睡后完全缓解。反复发作的偏头疼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致残风险很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它会令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2.16倍,脑白质异常的风险增加3.9倍。有研究显示,偏头痛发作时,85%的人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2.对策
头痛了,怎么办。通常的建议是服用两片止痛药,然后可能的话卧床休息。不过,根据瑞典哥德堡大学日前对九十一名偏头痛患者跟踪研究的结果,运动或许是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办法。
研究者指出,偏头痛患者通常爱运动,而且很多人担心,激烈运动会令头痛更剧烈。事实证明,应当槟弃那种单纯依赖药物的旧观念。研究结果显示,每周锻炼3次,每次40rnin,持续3个月后,患者的头痛发做次数和剧烈程度都会显著降低,与连续服用某种抗头痛药物的效果一致,却没有负作用。实践证明,适度的室内运动:如椭园机、楼梯机和登山机训练,可以显著增加偏头痛患者的最大摄氧量,提高大脑的供血和供氧水平,从根本上减少偏头痛的触发因素。
综合题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三种基本形式。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自转1周的时间是1日。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也不同。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某一桓星点为参考点,1日的时间长度不足24小时,称为“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考点,则1日的时间长度是24小时,称为“太阳日”。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运动,这称为“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转1周的时间称为“恒星年”。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而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在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夹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大致上不变。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表面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会有变化,最北可到达北纬23度26分,最南可到达南纬23度26分。夏至日(6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纬23度26分处,之后它逐渐南移动。到了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南纬23度26分处,之后它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0日或21日),太阳又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再次到达北纬23度26分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称为“回归年”。
三、昼夜交替和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即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此,在同一维度地区,偏东边的地方比偏西边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由于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人们决定按照统一标准实行全球分区计时。全球共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通过之处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为了避免日期紊乱,此次会议上还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综合题(2013年真题)计算简答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综合题(有关数字出版)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综合题简答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综合题
综合题87.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
作者B投给某出版社一部书稿。该社编辑A在审稿中发现,书稿中对某些少数民族沿用了旧时一些蔑称,还有丑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于是,就建议B对这些文字和内容进行修改。但是B不以为然,认为自己这样写是有史料依据的,故不愿意修改。为打消A的顾虑,B还立下字据,表示:如该书违法,一切与编辑和出版社无关,作者愿意按照“文责自负”的原则承担所有法律责任。出版社的复审者和终审者看到与书稿一起送审的B的字据,也都同意接受出版。于是A对书稿作了体例格式方面的处理后,便放心大胆地发稿了。然而,该书出版没多久,就被出版行政部门责令禁售。
综合题编辑加工题:阅读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规范进行编辑加工
综合题写作题:根据所给材料撰写约稿信。(出版社的具体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等一律用×XX代替。)(本题22分)
广博出版社中医图书编辑室编辑陈俊向社里提交了一份选题报告(主要内容见下文)。该选题通过集体论证,已列入2014年选题计划。为此,需要向作者约稿。
请根据选题报告起草一封约稿信。
《中医急诊医学》选题报告
一
、选题缘由
中医急诊医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各科急、重、危症的病因病机、变化规律、诊疗技术和救护措施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治急症,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救死扶伤的医疗保健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医对急症的临床疗效,在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学术水平……整理当代中医对急症的诊治经验,总结当代中医急诊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从疗效水平和学术思想上来完善中医急诊医学,对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提高临床疗效、巩固中医队伍、振兴中医事业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欣闻中医急症诊治工作者在全国急症协作组的带动下,以敬业、奉献的精神,辛苦耕耘,已取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尤其在病毒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研制和推广了一批供急症使用的中成药,有力地推动了中医急诊学科的发展。组织该稿件的时机已经到来。
二、内容及形式设想
收集整理21世纪以来中医急诊医学临床和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以往的成功经验,编写一部较为完备的中医急诊医学著作。全书约100万字,拟采用16开精装本,定价约8O.00元。
三、组稿方向
聘请全国急症协作组组长张兴中教授担任主编,依托全国9个急症协作组成立编委会。再由编委会具体拟定编写大纲,落实编写人员。同时,聘请著名中医急诊老专家任继学教授主审,以保证书稿的质量。
四、同类书情况
国内前几年曾陆续出版过几种有关某一专病或专科中医急诊的小册子,而比较全面的急诊专著只有黄星垣教授主编的中医急症大成》。该书以文献归类摘编的形式介绍了I985年以前中医急诊的进展情况,虽有一定的特点,但也存在局限性。21世纪以来,中医急诊医学又有了许多新进展,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很有必要出版一部能展示当代中医急诊学术发展水平的专著以应临床迫切之需。
五、本书特色
1.强调科学性与先进性。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基础,发展中医学术为目标,保持并发扬中医特色,突出并发挥中医优势,全面、系统地反映古今中医诊治各科急症的理论、经验和临床成就,使之成为一部具有较强科学性与先进性的临床医学专著。
2.十分注重实用性。从临床实际出发,以提高疗效为目的,真正解决中医对各科急症的诊治疑难,强调“救急”措施的挖掘整理和拓展运用,适当吸收全国各急症协作组有关专病诊治的最新成就,供临床医师参考。
六、社会需求及发行前景预测
目前全国有中医医院2300多处,中医科研机构近200家,中医院校近百所。中医急诊工作已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十年规划之中,各中医院校、科研所和中医院均开展急症诊疗的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许多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与医科学生都期盼着能有一部指导急症诊疗实践的实用性专著。编写如此大而全的中医急诊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预计会有较为乐观的发行前景。建议首印1万册。
七、读者对象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专业人员等。
八、市场营销建议(略)
九、计划安排
2013年7月底前完成初稿撰写,8月组织编委会成员统审稿件后退改,12月底前汇总交付编委会。2014年4月交付出版社。
总之,中医急诊医学》是一部具有较强科学性、实用性和较高权威性的学术专著,其出版意义将是重大的。特提请社领导审批通过,并作为“十二五”重点图书纳入我社选题计划。
中医图书编辑室陈俊
2012年5月10日
综合题计算简答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综合题85.请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回答下列问题(要列出计算公式,计算的最后结果有小数的,保留2位小数.力Ⅱ放数均忽略不计)。(本题10分)
某期刊开本为l 000毫米×1 400毫米1/16。目次页2面,正文一共78面,均采用定量为60克/米。的纸张印刷,印数为2万册。封面采用定量为200克/米。的铜版纸印刷。用骑马订方式装订。
综合题
综合题校对题:按照原稿改正校样中的错误;若认为原稿有差错,用黑色墨水笔以校对质疑的方式指出
综合题(2003 年真题)通读下面的短文并进行校改
综合题某社收到一部关于宗教方面的书稿,经责任编辑初审后,觉得有部分内容没有把握,提交总编辑审查后决定请某大学宗教学教授审查。教授审查后认为问题不大,并提出了修改建议。责任编辑即进行书稿的加工整理,再次请该教授复审后,经总编辑审阅发稿并安排出版。
请根据出版方面的有关规定,判断这样做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本题10分)
综合题某图书共20万字,经编校质量检查发现,不同的错字、别字20处,外文符号正斜体、大小写错误14处(不在同一面),并发现1处政治性差错。按《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率计算方法统计,该书差错率是多少?编校质量是否合格?出版社应采取什么措施(说明理由)?(本题7分)
综合题该书的出版总码洋是多少元?
综合题校对题:通读并纠正校样中的错误。(本题22 分)
太阳能光伏发电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还有20 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人们希望可再生能源可以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可持续持续发展。这当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成为人们关注的交点。丰富的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能发电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光热发电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多个电池串连或并连起来,可以组成较大攻率的太阳能电池组。硅太阳能电池目前发展最成熟,分为单晶硅太阳能池电、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四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在实验室里获得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24.7%,工业品的转换效率约为15%。多品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相对低廉,实验室最高光电转换效率为百分之十八,工业品转换效率可达16%,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目前,非晶硅簿膜太阳能电池由于稳定性差、技术不成熟,尚待进一步推广。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存储在蓄电池中。通过逆变器可以将蓄电池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化为220V 的直流电,为各种家用电气供电。
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在1994—2007年的14年里增长了17倍。2007 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达3 300MW 。予计到2030 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占世界总电力供应的比例将达10%。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在大多数地区,全年的平均每日辐射量大于4kW? h/m,日照时间大于2 000h/a,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大多用于出口。为了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预计未来十几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5% 。 尽管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已经实现快速发展,但技术尚末完善,在硅材料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电力,并且潜在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有关各方要对这些问题高度重视。
综合题请根据中共十六大报告和相关文件回答下列问题, 并将答案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综合题(有关传统出版)计算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